看与被看

作品数:246被引量:41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文一茗夏长青邱蕊张凡张薇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浅析《红字》中“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模式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3期15-17,共3页郑思慧 王琼 
“看与被看”的实质是“凝视与被凝视”,“看者”与“被看者”的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通过多种媒介,体现在角色之间,也体现在文本之外。在《红字》中,不仅仅主要人物之间、中心人物与大众之间彼此存在着“看与被看”的关系,文本外的作者...
关键词:《红字》 凝视 读者 
《孔乙己》看与被看之新议被引量:2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6年第6期83-85,共3页迟琳玉 王敏 
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巨匠,其作品的文学价值不必赘述。本文深入探讨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中的《孔乙己》一文,重新提出小伙计看看客、小伙计看孔乙己、看客看孔乙己、作者看整个故事的四重看与被看模式。并对其进行不幸者看不幸者...
关键词:孔乙己 看与被看 现当代文学创作 
论余华小说中的“看”与“被看”模式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年第8期44-45,共2页张宁 
"看"与"被看"模式自从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引用之后,在文学史上便被不同的作家不断采用,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分别在他的三部长篇小说中对该模式进行了继承和消解。
关键词:余华小说  被看 
“看”与“被看”:托马斯·曼小说《威尼斯之死》的现代性解读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6期154-157,共4页贾峰昌 
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浪漫主义视野下的德国文学的视觉性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N44;主持人:贾峰昌)
托马斯·曼的怪诞同性恋小说《威尼斯之死》充分展示了艺术逃离历史的不可能性。它以记忆、回忆、隐喻等艺术手法说明其现代性特征。同时,"看"与"被看"演绎了其孤独、自恋和自我孤立的小说主题与性的唯美。小说从文化人物分离出现代文...
关键词:《威尼斯之死》现代性“看”与“被看” 
论鲁迅小说的“看”与“被看”叙事模式被引量:3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4期13-14,共2页何文文 周水涛 
"看"与"被看"是鲁迅小说的一种基本叙事模式,这一叙事模式有着丰富的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内涵。首先,这一叙事模式展示了国人的或民众的一种生存模式——"看别人"以及"被别人看"是一种生存常态。其次,"看"与"被看"叙事模式揭示了一...
关键词:叙事模式“看”与“被看”鲁迅小说看客 
“恨”与“梦”中的童年情结——《药》“看与被看”的精神分析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2期63-65,共3页杨朴 
鲁迅的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标志着一个独一无二的思想高度;这个思想高度来源于他"看与被看"的结构模式;这个结构模式最深刻地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但这种结构模式的思想资源既不来源于进化论,也不来源于阶级论,也不完全来源于新思潮的影响...
关键词:《药》 思想高度 童年情结 视觉意象 看与被看 
知性书写中的东方“物哀”情怀——《断章》的文本解读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09年第8期83-84,共2页虞飞虎 
卞之琳先生的诗作《断章》短小精悍,却蕴意丰富。本文力图通过对诗歌的文本进行细读,以叙述视角转移和意象分析为切入点,揭示出诗歌知性书写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张力,及其所浸透出的东方"物哀"情怀。
关键词:视角转移 主体客体化 看与被看 物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