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机制

作品数:33被引量:18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会平齐冰洁郭介华吴征彬詹寿年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贵州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河西学院学报》《植物检疫》《玉米科学》《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三蕊柳对柳蓝叶甲的抗虫机制
《林业与生态科学》2024年第4期388-397,共10页王书柔 闫晓丽 刘兴菊 梁海永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2326803D)。
为研究三蕊柳抗柳蓝叶甲的机制及其中的原理,以垂柳、黄花柳、旱柳为代表的非抗虫组和以3个无性系的三蕊柳为代表的抗虫组4种不同且相关的柳树品种为试验对象,以差异代谢物儿茶素溶液、水杨酸溶液、没食子酰葡萄糖溶液、新橙皮苷溶液以...
关键词:三蕊柳 柳蓝叶甲 异泽兰黄素 次生代谢物 
植食性昆虫产卵诱导寄主植物抗虫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应用昆虫学报》2023年第2期463-474,共12页郭丽 陈海波 武承旭 张苏芳 孔祥波 刘福 张真 
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东北地区抗虫高产杨树新品种设计与培育(2022ZD0401504)”;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森林害虫持续防控关键技术与体系研究”(201504302)。
植食性昆虫产卵作为生物诱导因子能刺激植物产生一定程度的诱导抗虫性,相对于取食危害,诱导抗性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外。为了促进该领域在国内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产卵诱导激发子、植物体的结构防御、化学防御...
关键词:植食性昆虫 产卵 诱导抗性 防御机制 激发子 
杜仲胶抗虫机制初步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2年第12期82-85,共4页徐海生 赵亚晗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杜仲少有重大有害生物危害,具有较强的抗虫性。为初步探索杜仲的抗虫机制,通过对杜仲野外虫害特点进行调查,并在人工饲料中混合和涂抹杜仲胶,分析其对美国白蛾和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拒食活性。研究发现,在所选样地中杜仲...
关键词:杜仲胶 调查 抗虫机制 
华南植物园等在甘薯抗虫遗传基础解析方面取得进展
《高科技与产业化》2022年第12期85-85,共1页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侯兴亮带领的植物发育与品质调控研究团队,聚焦甘薯重要性状遗传基础与高效精准育种技术的研究。由于甘薯小象甲抗性的研究基础薄弱、甘薯抗虫资源多样性不高,导致抗虫机制研究进展缓慢,有“薯道难”...
关键词:甘薯小象甲 遗传基础 品质调控 华南植物园 抗虫机制 广东海洋大学 育种技术 中国科学院 
转cry30Fa1水稻对褐飞虱NlHRP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年第5期1067-1074,共8页普琪雯 焦慧宇 区文韬 刘健丽 林胜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J0159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052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2016ZX08011001-003);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CXZX2020020A);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210389174)。
转cry30Fa1水稻(KF30-14)会显著控制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种群数量增长,但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相关转录组数据分析筛选获得了一个表达量有显著差异的基因NlHRP,并克隆了该基因。序列分析表明,NlHRP编码了一个富...
关键词:稻飞虱 转基因抗虫水稻 NlHRP 抗虫机制 
中科院吴建强团队在玉米抗虫次生代谢产物丁布类化合物的合成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农药市场信息》2020年第22期45-45,共1页郑庆伟 
玉米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农作物、词料及工业原料,其每年因虫害造成的损失平均高达12%~19%,但是关于玉米抗虫机制的研究却很少。研究表明次生代谢产物丁布类化合物(BXs)是玉米中重要的抗虫物质,并且其合成途径也被广泛研究,但是关于该类...
关键词:丁布 抗虫机制 化合物合成 次生代谢产物 合成调控 工业原料 合成途径 农作物 
万建民团队在水稻抗虫机制解析方面取得新进展
《农药市场信息》2020年第2期51-52,共2页郑庆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团队克隆了水稻抗褐飞虱关键基因OsMYB30,并对其抗虫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研究阐明了OsMYB30在转录水平通过调控苯丙氨酸氨裂合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PAL)编码基因进而提...
关键词:抗虫机制 
BT抗虫蛋白研究概述被引量:4
《生物学教学》2018年第11期62-63,共2页范艳艳 黄义德 周谷成 肖义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基金"核心素养导向的科学课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策略与命题研究(2017-2020年)"
转Bt基因作物是目前广泛种植的抗虫作物,其良好的抗虫特性为农业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Bt蛋白是转Bt基因作物抗虫活性的主要来源,本文概述Bt蛋白及其抗虫机制,以及转Bt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
关键词:BT蛋白 转基因 抗虫机制 安全性 
玉米抗虫分子标记研究进展被引量:3
《玉米科学》2017年第2期39-44,48,共7页高洪江 汪海 李圣彦 张春宇 郎志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317);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6ZX08003-001)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总结玉米对咀嚼式口器害虫的抗虫机制。玉米的抗虫性与丁布含量、蛋白质种类及含量、蛋白酶抑制剂、植物组织或器官硬化程度等多种因素相关。综述玉米对4种主要害虫抗虫数量性状位点QTL的研究进展,将这...
关键词:玉米 数量性状位点 抗虫机制 抗虫相关基因 
不同玉米品种玉米蚜田间消长与其主要生化物质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364-369,共6页王怡 赵曼 田体伟 郭线茹 李为争 闫凤鸣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项目(S2010-02-G05)
为明确玉米蚜发生数量与玉米主要生化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系统调查了玉米田玉米蚜种群数量的自然消长动态,分析了玉米不同生育期植株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玉米蚜的种群消长动态随玉米品种(系)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但在抗蚜...
关键词:玉米蚜 植物次生物质 单宁 抗虫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