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税罪

作品数:134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茂华张子信彭爽蔡国荣陈少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射阳国家税务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复行为的隐性身份犯”不是身份犯被引量:1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44-47,共4页吴尚聪 
法律对身份的规定有两种:法律直接规定(显性身份)、事实间接限定(隐性身份)。在认定隐性身份时要结合单行为犯和复行为犯理论。通说认为强奸罪、抗税罪属于身份犯,女性、非纳税人不能成立强奸罪的、抗税罪实行犯。这种观点理论上站不住...
关键词:隐性身份犯 复行为犯 强奸罪 抗税罪 
基层税收征管之困惑——当文明执法遭遇软抗税被引量:1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年第1期49-49,共1页鹿克臣 
软抗税,是相对于刑法中的“抗税罪”而言的,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是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拖延缴纳税款、逃避税收检查等方式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就是这里所说的“软抗税”行为。作为多年从事基层税收征管工作的一名税务干部,对此有...
关键词:基层税收征管工作 抗税罪 文明执法 税收检查 税务干部 税款 缴纳 行为 
探析抗税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由一案例引发的思考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年第11期148-149,共2页杨春黎 
抗税罪与妨害公务罪是我国刑法中的重要罪名,但在实务中往往难以将二者区分,为进一步明确二者在司法实务中的适用,本文对其界限予以厘清。
关键词:抗税罪 妨害公务罪 实务 界限 
危害税收征管罪中抗税罪的法律适用问题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0年第11期60-61,共2页叶荣 
本文主要根据《税收征管法》第67条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的法律适用上,就一些问题加以明辨。包括:一是抗税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二是抗税行为的罪与非罪;纳税人或...
关键词:抗税罪 抗税行为 刑事责任 
作为或不作为——抗税行为性质的分析
《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第22期243-243,共1页孟红光 
税收是一个国家的血脉,抗税罪作为危害税收征管罪中唯一的暴力犯罪,始终是惩治涉税犯罪的重点。本文从刑法学中"作为与不作为"的理论出发,对抗税罪的行为性质、是否成立不纯正犯加以辨析。
关键词:抗税罪 作为 不作为 纯正犯 不纯正犯 
抗税罪行为性质新议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10期67-68,共2页崔健 
本文从分析刑法中危害行为的两种表现形式——作为与不作为的区别入手,结合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否定了抗税罪乃不作为犯的传统观点,提出将作为划分为纯正作为与不纯正作为。抗税罪的行为性质属不纯正作为,抗税罪仍是作为犯,是不纯正的...
关键词:抗税罪 不纯正作为犯 危害行为 
试论逃税的罪与罚被引量:1
《新会计》2010年第1期52-53,58,共3页王骏 
一、偷税罪被逃税罪取代 逃税罪的前身是偷税罪。在我国,1979年刑法首次规定了偷税罪,但那时的规定法定刑较轻,不能满足打击偷税犯罪斗争的需要。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全国人大常委会1992年通过了《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罪的补充规定》...
关键词:逃税罪 罪与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偷税罪 偷税犯罪 法定刑 抗税罪 刑法 
抗税罪主体探析被引量:3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40-44,共5页马松建 
应当以是否具备实质的纳税主体资格来认定扣缴义务人、无税务登记经营者、无营业执照经营者、通过违法或者犯罪手段进行经营活动者、纳税担保人等能否成为抗税罪的主体。从应然的角度,应当增加规定抗税罪的单位犯罪主体。
关键词:抗税罪 犯罪主体 纳税人 单位犯罪 
抗税罪若干争议问题辨疑
《理论界》2007年第9期163-164,共2页贺海港 
本文主要探究了抗税罪的犯罪主体、犯罪对象、先偷税后抗税行为的定性及抗税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的定性等问题。
关键词:抗税罪 单位抗税 抗税对象 定性 
抗税罪犯罪主体问题初探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81-84,共4页张睿海 
由于我国刑法对抗税罪主体范围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给理论及实践上都带来了许多的疑惑。虽然刑法典未明示扣缴义务人能否成为抗税罪的主体,但是只要扣缴义务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已扣、已收税款,也可以构成抗税罪。在税收征管活...
关键词:抗税罪 犯罪主体 扣缴义务人 单位犯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