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乙肝病毒作用

作品数:45被引量:22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妮张胜权黄正昌朱宇同郭兴伯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郑州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药学学报》《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农村医学杂志》《大众健康》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教委E研究院-上海高校网格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滨蒿提取物抗乙肝病毒作用和急性毒性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年第22期28-33,共6页史玉柱 王林林 李玉环 黄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创新环境建设专项-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项目“药物筛选中心分子病毒学实验室的建设”(PT180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资助项目“滨蒿总黄酮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的研究”(KY2018131)。
目的:通过考察滨蒿提取物(BH)在载体细胞中对人乙肝病毒(HBV)DNA复制的干预作用,并观察其在小鼠口服给药的急性毒性反应,为滨蒿作为传统中药材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BV转染人肝癌细胞的HepG2.2.15细胞模型,荧...
关键词:滨蒿提取物 乙肝病毒 急性毒性 
复方虎杖方体内外抗乙肝病毒的活性评价被引量:4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62-66,共5页王云 鞠建明 李振华 刘克冕 汪露露 彭蕴茹 刘超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2015-YY-011);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研资助项目(BRA2015494);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20_0571)。
目的研究复方虎杖方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采用CCK-8染色法检测复方虎杖方水提物、醇提物对HepG2.2.15细胞株的抗增殖活性,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定HBsAg、HBeAg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含量;体内...
关键词:复方虎杖方 HEPG2.2.15细胞 鸭乙型肝炎病毒 HBsAg HBEAG 抗乙肝病毒作用 
大田基黄总黄酮含量测定及提取物抗乙肝病毒作用被引量:1
《食品与营养科学》2020年第1期95-100,共6页龚受基 杨茵 
北部湾大学校级科研项目(2017KYQD223),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Y2015ZD086)。
目的:测定大田基黄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研究大田基黄不同提取物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D101)纯化工艺技术,对大田基黄提取物进行提纯,应用NaNO2-AlCl3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应用HepG2.2.15细胞系培养系统检测大田...
关键词:大田基黄 黄酮 HepG2.2.15细胞系 
3种抗HBV核苷(酸)类似物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被引量: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年第9期45-48,56,共5页龚红菲 庞富华 芮莹 韦欧 韦京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60574)资助
比较3种抗HBV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对HepG 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和对HBsAg、HBeAg和HBV-DNA表达的抑制效果。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表达水平;PCR-荧光探...
关键词:抗HBV核苷(酸)类似物 细胞毒性 HBSAG HBEAG HBV-DNA 
STAT1修饰对干扰素抗乙肝病毒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615-618,共4页汤波 韦佳佳 徐丙发 范鲁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470165)
干扰素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其有许多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目前,在我国临床上广泛使用干扰素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JAKSTAT信号通路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通路,而STAT1在其中充当重要角色。STAT1在干扰...
关键词:STAT1 干扰素 乙型肝炎病毒 研究进展 
黄芫花化学成分及其抗乙肝病毒作用被引量:11
《中草药》2017年第7期1292-1297,共6页张志强 李石飞 张立伟 钞建宾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03D321024);山西省面上青年基金项目(201601D021157)
目的研究山西黄芫花(河朔荛花Wikstroemia chamaedaphne的花蕾)中具有抗乙肝病毒(HBV)作用的二萜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方法分离纯化,经波谱数据和单晶衍射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进行体外细胞毒和抗HBV活性测试。结果从黄芫花中分...
关键词:黄芫花 瑞香烷型二萜 惕各烷型二萜 河朔荛花素 pimelotide C 抗乙肝病毒 
葫芦茶苷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抗乙肝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年第1期74-77,共4页唐爱存 王明刚 卢秋玉 王兵 苏金妹 
广西自然基金项目(2015GXNSFBA139126);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研究项目(No.Z2015481)
目的:探讨葫芦茶苷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以及对JAK/STA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以HBV基因转染的HepG2.2.15体外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葫芦茶苷对HBV基因转染的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最...
关键词:葫芦茶苷 乙型肝炎病毒 HEPG2.2.15细胞 JAK/STAT信号通路 
载脂蛋白B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3G抗乙肝病毒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181-183,共3页王建军 赵平 
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2013ZX10002001)~~
载脂蛋白B m RNA编辑酶催化多肽3G(apolipoprotein B m RNA editing enzyme catalytic polypeptide-like 3G,APOBEC3G)是一种天然抗病毒因子,目前研究证明其具有抗乙肝病毒的作用。它可能通过影响HBV DNA逆转录、诱导HBV DNA超突变、包...
关键词:载脂蛋白B M RNA编辑酶催化多肽3G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 
艾叶抗乙肝病毒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亚太传统医药》2015年第20期45-46,共2页侯迎迎 梁瑞红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慢性乙肝患者约有3 000万例,约有1.2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全球感染人数的1/3。目前,抗乙肝病毒药物如核苷类和干扰素,具有耐药性和毒副作用等缺点。传统中药资源丰富,来源广泛,副作用小,已越来越受到国内...
关键词:艾叶 有效部位 乙肝病毒 研究进展 
乙肝治疗缘何失败
《老年健康》2015年第9期23-24,共2页王振坤 
目前被国内外专家公认的疗效确切的抗乙肝病毒药只有α干扰素和拉米夫定,国内近年又推出了苦参素。其他几种抗乙肝病毒药如单磷酸阿糖腺苷、膦甲酸钠等,虽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但因副作用多等原因,临床应用不多,有的在国外已被...
关键词:抗乙肝病毒药 单磷酸阿糖腺苷 抗乙肝病毒作用 治疗 拉米夫定 Α干扰素 膦甲酸钠 临床应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