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

作品数:15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吴国新林玉婷徐春晓何鑫王荣国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省中医院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解放军健康》《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福建医药杂志》《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拉米夫定联合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第09B期2507-2508,共2页刘茂生 李红 王国华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58例慢性乙肝病人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及拉米夫定组,联合治疗组用拉米夫定100 mg/d,口服,疗程12个月,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2 U肌肉注射,每2 d/次,疗程6个月;对照...
关键词:拉米夫定 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 
叶下珠复方胶囊合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观察被引量:4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年第3期121-122,共2页王荣国 林锐金 
目的 :观察叶下珠复方胶囊联合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叶下珠复方胶囊每次 4粒 ,每天 3次 ;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 2 m g肌肉注射 ,每周 2次。对照组单用叶下珠复方胶囊每次 4粒 ,每天 3次。均治疗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叶下珠复方胶囊 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 治疗 疗效 
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2年第5期67-67,共1页刘祥忠 孙迪 邱守义 
为探讨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联用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价值,将88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联合疗法,另一组为对照组,一般护肝治疗,结果两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5%和对照组(40%对6.3%,P<0.01和80%对12.50%,P<0.01)...
关键词:治疗 疗效 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 拉米规定 乙型肝炎 
清肝益脾胶囊治疗HBsAg阳性携带者100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第4期443-443,共1页高胜兰 
10 0 0例慢性HBsAg阳性携带者系免疫功能低下 ,经用清肝益脾胶囊联合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后 ,阴转率显著高于单用转移因子治疗的对照组 (P <0 .0 5 )。
关键词:HBVM阳性 清肝益脾胶囊 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 乙型肝炎 治疗 
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6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7期737-737,共1页何鑫 林玉婷 徐春晓 吴国新 
目的 探讨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的研制方法及其在临床上疗效的测定。结果 治疗组HBeAg阴转率为 5 0 % ,HBVDNA阴转率为 2 8.5 7% ,对照组HBeAg阴转率为 2 5 % ,HBVDNA阴转率为 0 ;治疗组CD4/CD8复常率为 6 2 .5 % ,对照组为 2 3%。本...
关键词: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 研制 临床应用 乙肝病毒 
贺普丁联合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研究被引量:1
《福建医药杂志》2001年第2期13-15,共3页周佳彦 庄奕煌 
目的 探讨贺普丁联合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 ,贺普丁 10 0 mg,每日 1次 ,连用 1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注射剂 2 mg,肌注 ,每日 1...
关键词:贺普丁 抗乙肝特异性转移 慢性乙型肝炎 联合治疗 
干扰素加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被引量:3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年第1期39-40,共2页张武 王保春 白宇鹏 胡勤明 
干扰素是目前国内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多数学者提倡鸡尾酒疗法,即联合用药增加疗效.我们选择深圳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干扰素α-1b(IFN-α1b)与长春凯旋制药厂生产的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HB-STF)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
关键词:干扰素 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 治疗 乙型肝炎 
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联合胸腺肽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27-28,共2页范江勇 周正 陈婕 龚钰清 
目的 :比较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联合胸腺肽穴位注射与干扰素肌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以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和胸腺肽进行穴位注射 ,对照组用干扰素 30 0万u肌注。结果 :治疗组中HBsAg、HBeAg ,HBV DNA转阴率分别...
关键词:慢性 乙型肝炎 特异性转移因子 胸腺肽 穴位注射 
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对血清HBV标志的影响
《临床医学》2000年第2期27-28,共2页潘彤军 
我院自1997年6月~1998年12月应用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HBV-T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观察到HBV-TF有抑制乙肝病毒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96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男90例,女6例,年龄18~50岁(平均34岁),病程...
关键词:乙型肝炎 HBV-TF HBV 治疗 
肝炎灵联合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陕西医学杂志》1999年第11期675-676,共2页翟德芳 何杰 张锁才 郑剑 
应用肝炎灵联合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8例,结果显示,HBsAg阴转率24.14%,HBeAg阴转率58.62%,血清HBV-DNA阴转率54.35%,分别高于肝炎灵组7.69%,23.08%,20.51%和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组4.35%,32.61%,25.81%(P<0.0...
关键词:乙型肝炎 药物疗法 肝炎灵 HBV-TF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