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历史

作品数:389被引量:10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闫峰吕宁王兆辉陈峥沈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西南大学重庆市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档案局科技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香港地区抗战历史资源研学旅游的活化与利用——以东江纵队抗日历史为例
《岭南文史》2024年第4期17-24,共8页叶德平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而香港地区也在其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抗战历史除了是爱国主义教育外,也加强学生国民身份认同,培养其优秀的价值观。然而,基于历史的抽象性,传统的教育方法未必能够达致高...
关键词:抗战历史 红色研学旅游 东江 纵队 爱国主义教育 
抗战历史的影视再现与民族情感的深度表达——论纪录片《派兵去山东》的创作理念与艺术探索
《现代视听》2024年第7期48-50,共3页王倩 邢睿晨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专项项目“传统文化基因视角下沂蒙精神的文艺生产研究”(项目编号:22CYMJ08)阶段性成果。
纪录片《派兵去山东》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派兵去山东”战略决策,通过翔实的历史资料、多元的叙事手法与创新的艺术表达,生动再现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抗争与辉煌成就。该片不仅描绘了军事斗争的壮烈场景,还全...
关键词:抗战历史 《派兵去山东》 多元叙事 民族情感 创新表达 
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58-65,共8页王鑫宏 王政炎 
河南省软科学项目“河南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研究”(222400410489),主持人:王鑫宏;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大思政课’教学场域融通模式优化研究”(23JDSZK067),主持人:徐俊蕾;河南科技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河南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六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24JG55),主持人:王鑫宏。
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具有突出意义。以河南省为例,当前在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中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资源开发和保护范围有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要实现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
关键词:抗战历史文化资源 资源开发 资源保护 资源利用 
中大专题调研组到新丰调研粤赣湘边纵队抗战历史
《源流》2023年第11期33-33,共1页潘俊才 刘亚丽 
近日,中山大学专题调研组到新丰县回龙镇等地调研粤赣湘边纵队抗战历史,指导当地积极做好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盘活利用工作。该县史志办有关负责人参加了调研活动。当天,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到该县回龙镇合子村大禾坪粤赣湘边纵队...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 史志办 回龙镇 保护传承 新丰县 盘活利用 调研活动 中山大学 
铭记抗战历史 缅怀革命先烈
《台声》2023年第18期56-57,共2页
历史记忆与国家意识的联结——东江纵队历史资源保护开发的逻辑、进路探析被引量:2
《惠州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59-66,共8页黄裕 范荟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立项(2020GXJK223)。
国家意识是基于政治、历史、文化、民族的价值判断体系,个体对价值判断进行情景化转换的过程离不开历史记忆的承载。东江纵队是粤港两地人民共赴国难的历史文化符号,对于增强国家意识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因此,在东江纵队历史资源保护...
关键词:历史记忆 国家意识 东江纵队 抗战历史 粤港澳大湾区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滇西土司抗战历史档案文献整理发掘研究
《云南档案》2023年第2期47-50,共4页杜丽 杨慧文 
云南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滇西土司抗战历史档案文献资源体系建设研究”(项目号:KC-22222747);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元明清时期中国边疆治理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21JZD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滇西土司抗战历史档案记录了滇西抗战时期,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土司积极投入对日作战,体现了边疆民族对统一民族国家认同的意识。本文以保山市及周边县城为例的相关档案典藏机构的调查结果为核心,全面呈现档案机构对滇西土司抗战历史档...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滇西土司 滇西抗战 历史档案 
沈阳抗战历史文化的特点及其价值
《侨园》2023年第3期55-57,共3页刘长江 
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人为灾难。因为九一八事变,当年的沈阳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沈阳也因此被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镌刻在永久的历史记忆中。沈阳的抗战历史文化起点早、时间跨度长、影...
关键词:物资供应 人为灾难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中转站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瞩目 历史记忆 九一八事变 
铭记抗战历史 珍爱友好和平
《人民周刊》2022年第22期61-62,共2页武凤珠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7年12月13日起,侵华日军在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了为期6周的烧杀抢掠,30万名中华同胞不幸罹难。1985年8月15日,在日本无条件投降40周年纪念日当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开放...
关键词:中国邮政 无条件投降 烧杀抢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 国家公祭日 
民国时期黔西南抗战历史文化遗存及其当代价值论述
《今古文创》2022年第40期53-55,共3页龙跃银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黔西南抗战时期历史文化搜集与整理研究”研究成果。
黔西南作为抗战大后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战历史文化遗存不仅丰富,而且价值不菲。不仅是在战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社会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民国时期 黔西南 抗战历史文化遗存 当代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