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药

作品数:1403被引量:3187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郝飞钟华张宏誉程雷李邻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瘤型麻风一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4年第6期385-386,共2页张晓梅 卢国坚 
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贵州来本地务工人员,从事包装工作。因全身散发红丘疹、结节伴瘙痒1年,加重3个月前来就诊。患者1年前起无诱因右大腿出现几个红色小丘疹、结节,瘙痒,自用药膏外擦,具体不详,间断治疗,近3个月皮疹增多,扩散至面部...
关键词:结节性痒疹 红色小丘疹 务工人员 瘤型麻风 红丘疹 西替利嗪片 外擦 抗组胺药 
依巴斯汀对Balb/c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2年第6期355-358,共4页华思瑞 徐可佳 王琳 
横向科研项目(编号:HX-H1908174)。
目的:评价抗组胺药依巴斯汀对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特应性皮炎(AD)小鼠模型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8只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DNFB外涂小鼠背部皮肤制备AD小鼠模型,造模2周...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 依巴斯汀 抗组胺药 
乳腺癌皮肤转移一例被引量:1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9年第12期738-739,共2页王逸飞 缪秋菊 徐秀莲 
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左侧胸壁红斑6个月余。患者2年前因左乳浸润性导管癌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腋下淋巴结清扫,术后定期化疗。6个月前患者于左胸壁手术部位附近出现环状浸润性红斑,无明显自觉症状,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离心性环...
关键词:浸润性红斑 离心性环状红斑 左胸壁 淋巴结清扫 左侧胸壁 乳癌改良根治术 外用糖皮质激素 抗组胺药 
不典型儿童脓疱型银屑病一例被引量:1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9年第9期549-550,共2页苏洁言 何月希 李颖 温禾 孙洋 郭淑兰 
临床资料患者,女,4岁。全身红斑、渗出、脓疱、结痂伴痒2个月余,于2018年10月30日就诊于我院皮肤科。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头面部出现红色斑丘疹,瘙痒明显,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湿疹,给予外用药治疗,效果不明显,且出现脓疱,逐渐增多,泛...
关键词:脓疱型银屑病 儿童 糖皮质激素 进行性加重 临床资料 用药治疗 抗组胺药 皮肤科 
补充维生素D_3协同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和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7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9年第3期144-147,共4页易红 宋玉杰 江珊 史赢 万静 雷铁池 
目的:评价补充维生素D_3(VD3)协同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对控制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①90例CSU患者,21例慢性可诱导性荨麻疹(CIndUI)和55例健康自愿者选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②受试...
关键词: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维生素D3 亚临床炎症 
头顶乳头状汗管囊腺瘤一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8年第6期329-329,339,共2页徐春兴 
临床资料 患者,男,24岁。因头顶部出现十余个黄豆大皮疹多年,加重半年来就诊。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左侧头顶出现红色丘疹,散在分布,无瘙痒和疼痛,发展缓慢。近半年突然增多。发病后患者曾在当地医院使用口服抗组胺药和外用糖皮质激素药...
关键词:乳头状汗管囊腺瘤 糖皮质激素 进行性增大 临床资料 红色丘疹 抗组胺药 头顶部 患者 
玉屏风散加味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被引量:10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8年第6期334-339,共6页王丹 周梦娣 吕永昌 
目的:评价玉屏风散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1月发表的使用玉屏风散加味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
关键词:玉屏风散 抗组胺药 慢性荨麻疹 META分析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伴纵行黑甲一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8年第6期367-369,共3页余晓玲 晋红中 方凯 
临床资料 患者,男,35岁。因躯干、四肢红斑、丘疹8个月于2015年5月20日就诊我科。8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肿胀性红斑、花生米大红色丘疹、结节,部分皮疹排列成环形,伴瘙痒。皮疹以前胸及上肢为重,半月内可消退,但反复新发...
关键词: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纵行 红色丘疹 临床资料 抗组胺药 肿胀性 花生米 饮酒后 
Kimura病一例被引量:1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7年第7期393-393,420,共2页王艳菊 楚蔚琳 曲才杰 李春霞 毕健平 
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7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上臂内侧和腹股沟出现肿块,伴瘙痒,肿块逐渐增大,同时双上肢、耳后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并渐加重。曾多次诊断为"湿疹",予口服抗组胺药及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红斑颜色逐渐变暗,丘疹逐渐变平...
关键词:KIMURA病 激素治疗 临床资料 上臂内侧 抗组胺药 肿块 腹股沟 双上肢 
苦参素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7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7年第4期216-219,共4页徐学琴 刘晓蕙 孙春阳 王瑾瑾 裴兰英 马晓梅 刘颖 杨梦利 闫国立 
目的:评价苦参素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 an 4.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入选文献发表偏倚较...
关键词:苦参素 抗组胺药 慢性荨麻疹 META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