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

作品数:572被引量:20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卫国武晓燕陈学文宋泽宇顾国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百色学院安徽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倭寇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普陀山《抗倭摩崖题记》考被引量:1
《大众考古》2022年第3期43-47,共5页高升(文/图) 
《抗倭摩崖题记》位于普陀山东南岬角一处崖面之上,与洛迦山隔洋相望。碑文主要记录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抗倭名将俞大猷等人率军在普陀山抗击倭寇,并歼敌于普陀山洋面的场景。这次普陀山之捷,彰显了抗倭将士一往无前、英勇抗敌的精神。
关键词:抗倭 明嘉靖 摩崖题记 俞大猷 倭寇 洛迦山 普陀山 碑文 
千载寺武魁抗倭史迹探析(下)
《少林与太极》2022年第2期14-17,共4页魏美智 
(接上期)(四)少林寺、千载寺僧血战抗倭战场1.杭州之战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这一年,倭寇犯杭州。是日,“杭城闭”“三司领僧兵四十人御之”“大破倭寇”。这是僧兵参加抗倭的第一次战役。郑若曾《江南经略·僧兵首防记》详细记载:天员...
关键词:郑若曾 抗倭 僧兵 少林寺 倭寇 巡防 
抗击日本倭寇产生的苏州地名
《中国地名》2021年第7期12-13,共2页潘君明 
明嘉靖年间,日本海盗十分猖獗,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屡屡滋扰抢掠,杀人放火,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朝廷派戚继光率领戚家军进行抵抗,当地百姓也纷纷组织起抗倭队伍,坚决与倭寇作斗争。在抗倭斗争中,戚家军与百姓共同配合,形...
关键词:戚家军 明嘉靖 杀人放火 抗倭 倭寇 戚继光 
上海的抗倭战争和英雄人物研究
《时代人物》2021年第17期52-52,共1页王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的研究学习,强调“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通过对上海的抗倭战争及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进行研究,充分发挥上海抗倭战争和英雄人物精神对传递新...
关键词:上海 倭寇 抗倭 英雄 启示 
甘愿征战血染衣——记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
《海内与海外》2021年第2期16-22,共7页李金河 
2020年1月11日,中央电视台开播五集纪录片《华侨华人与共和国》,在第一集《迎接黎明》中,热情讴歌了福建漳州籍印尼归侨、抗日女英雄李林的光辉事迹。“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这是李林就读上海爱国女中时奋笔疾书的抗倭誓...
关键词:女英雄 福建漳州 抗倭 华侨华人 投笔从戎 倭寇 救亡运动 誓言 
抗倭英雄戚继光
《走向世界》2020年第47期70-71,共2页李万胜 张鹿(图)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今烟台蓬莱)人,是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击来犯倭寇,历经10余年,大小80余战,最终扫平倭寇之患,被誉为抗倭英雄、民族英雄。戚继光从小受其父戚...
关键词:戚家军 福建沿海 浙江义乌 戚继光 倭寇 民族英雄 
明嘉靖《皇帝谕祭》任环碑:沪苏抗倭真迹刻符被引量:1
《上海文化》2020年第4期75-82,126,共9页方汉文 
江苏省社科基金课题重点项目(项目号:18ZWA00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应用真迹刻符研究方法来研究明嘉靖《皇帝谕祭》任环的碑刻。作为沪苏地区的明代抗倭战争中发现的唯一御题真迹,此碑记载苏松兵备任环率领明军击败长期危害海防、大肆劫掠的倭寇的史实,补充了相关文献记载的不足。结合碑刻所再现的...
关键词:《皇帝谕祭》 任环 苏松 倭寇 
试论明中后期抗倭诗中的倭寇形象塑造——以徐渭、戚继光、俞大猷诗为例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8期0016-0017,共2页乔小娜 
明中后期的抗倭诗具有以诗补史的性质,记录了抗倭战争的相关史实,反映了明人眼中的倭寇形象。抗倭诗刻画了倭寇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性情,并将倭寇想象为海中的怪兽和鬼神,赋予倭寇各种非人类的身份,客观纪实与浪漫想象兼具。
关键词:抗倭诗 倭寇形象 徐渭 戚继光 俞大猷 
土家族同胞,你们还一起过赶年吗?
《文史博览》2020年第2期50-51,共2页尚立晰 
过赶年是土家族的一个传统习俗,也是土家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所谓过赶年,简单地说,就是比传统的农历年提前一天过年。土家族过赶年的习俗据传源于土家儿郎的一次抗倭经历。明嘉靖年间,倭寇祸害我东南沿海一带,朝廷多次派官军征剿...
关键词:土家族 明嘉靖 过赶年 传统习俗 抗倭 东南沿海 倭寇 圣旨 
布衣军事学家郑若曾
《苏州杂志》2020年第1期73-75,共3页陈益 
郑若曾(1503—1570),明代昆山人。青年时代,曾与归有光一起师从著名理学家魏校,一起切磋学业,后来又分别迎娶魏校弟弟、光禄寺典簿魏庠的两个女儿,成为连襟。耐人寻味的是,他们还因为抗击倭寇而青史留名。归有光不仅献计献策,与官兵门...
关键词:郑若曾 光禄寺 江南经略 青史留名 典簿 抗倭 倭寇 备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