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

作品数:1043被引量:1399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亚明戴吾三高怀瑾贾云福张洪亮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考古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周原阳燧的合金成分与金相组织
《考古》2000年第5期79-83,共5页路迪民 翟克勇 
A speculum was discovered in the Zhouyuan area and prov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archaeology to be a yangsui, an ancient instrument for getting fire in the sun. The present paper reports an analysis of its chemical com...
关键词:金相组织 成分 合金 周原 the with and first QUITE time for The its in of to SUN 考工记 ARE be 
再论汉长安城布局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答杨宽先生被引量:15
《考古》1992年第7期632-639,共8页刘庆柱 
杨宽先生在1989年第4期《考古》发表了《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再探讨》,对我《汉长安城布局结构辨析——与杨宽先生商榷》一文(《考古》1987年10期)提出了不同意见。正如杨宽先生所指出的,"因为这是我国都城制度发展过程中带有关键性的一...
关键词:汉长安城 布局结构 相关问题 西汉长安 宫城 考工记 外郭 都城 未央宫 城门 
洛阳中州大渠出土编磬试探被引量:6
《考古》1989年第9期834-838,共5页方建军 
1958年,在汉魏洛阳城附近兴修中州大渠的工程中,发现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有编磬一套10件(图一、二)。据研究,这里是东徙期间周人的一个重要墓地,石磬当为春秋晚期制品。这套编磬的保存情况良好,除一件鼓部残断经粘合外,其余各磬均完好无...
关键词:中州 制造工艺 汉魏洛阳城 调音 鼓部 编磬 出土 考工记 东周时期 音高 
五兵说质疑被引量:1
《考古》1986年第4期383-384,共2页秦兵 
关于五兵,解说纷云。《周礼·司兵》曰:"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郑司农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郑康成云:"步卒之五兵则无夷矛而有弓矢"。《谷梁庄二十五年》传注:"五兵,矛、戟、钺、楯、弓矢"。《春秋时期的步兵》一书也认为:"周...
关键词:春秋时期 兵器 车兵 步兵 武器装备 配套使用 考工记 战车 考古材料 战术 
戈戟之再辨被引量:5
《考古》1984年第12期1108-1113,共6页郭德维 
戈为古代的勾兵,它的作用,主要用于勾勒或句啄敌人。关于戈的形制,自宋代以来已经基本上弄清楚了,至今没有异议。至于戟,从汉代至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没有一个明确的看法,所谓"
关键词:郭沫若 三十年代 出土文物 曾侯乙墓 铭文 考工记 兵器 形制 看法 古代 
释战国陶文中的“(?)”被引量:1
《考古》1984年第1期83-85,共3页曹锦炎 
在战国时代的陶文中,经常见到"(?)"字,《古匋文孴录》释为"敀"。李学勤先生在《战国题铭概述》一文中,曾对此字作过详细的论述,他指出:敀即《管子·轻重戊篇》:"令谓左右伯沐涂树之枝"、"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之"伯";左右故...
关键词:战国时代 量器 制造者 说文 古文字 考工记 甲骨文 李学勤 考释 机构 
《考工记》齐尺考辨被引量:13
《考古》1983年第1期61-65,共5页闻人军 
迄今为止,研究《考工记》的著作,还没有真正阐明它的尺度;有关度量衡史的文章,对此也不甚明了。至于偶尔提及《考工记》的其他学术文章、往往无暇及此,大多以为《考工记》中的尺度就是周尺。至三十年代初期河南洛阳金村铜尺(现藏南京大...
关键词:考工记 战国墓 度量衡 三十年代 成书年代 尺度 齐国 立方厘米 出土 学术文章 
从胸式系驾法到鞍套式系驾法——我国古代车制略说被引量:12
《考古》1980年第5期448-460,共13页孙机 
一我国幅员广袤,陆上交通,最重要的工具是车。我国殷代的车已屡经发现,而且结构已经比较定型,离开它最初发明的时间应该有一个相当长的阶段了。古文献中往往说奚仲是车的发明者,然而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车的创制需要建立在若干世代于社...
关键词:我国古代 车马坑 古文献 左传 画象 不断探索 汉代 考工记 殷代 牛车 
说伏兔与画■被引量:11
《考古》1980年第4期361-364,共4页张长寿 张孝光 
伏兔是古代车制中置于轴上、垫在左右车轸之下的枕木。伏兔也称为轐。《考工记》"加轸与轐焉"、"自伏兔不至軓七寸"两见之,《注》引"郑司农云:轐……谓伏兔也"。《说文》:"轐,车伏兔也"。伏兔又称为屐、輹。《释名·释车》:"屐,似人屐...
关键词:伏兔 车马坑 考工记 形制 西周 套管 说文 革带 石璋如 车轴 
“弓形器”(铜弓柲)用途考被引量:22
《考古》1973年第3期178-184,161,共8页唐兰 
殷和西周墓中出土的青铜器中,常见一种所谓弓形器和弭与矢镞同出,过去不知道是什么器物。有的金石学家曾认为是旂铃、马铃、和铃,都只注意到铃而不知此物往往无铃,显然是错误的。后来有人疑为弓箭袋上的东西,但没有什么证据。有人疑是...
关键词:考工记 说文 铜器铭文 弓形 出土 王国维 辅助器 青铜器 用途 复原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