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态

作品数:249被引量:1550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大鹏张本山尉继英赵璇李福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环境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川盆地耕地土壤颗粒态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环境科学》2025年第1期388-398,共11页李文丹 陈丹 成金礼 方秋露 胡兰心 王童瑶 李呈吉 赵彬 李启权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NSFSC0104)。
揭示区域土壤有机碳组分构成及与各种因素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耕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潜在机制.以四川盆地871个采样点数据为基础,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探究该区域耕地表层土壤颗粒态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特...
关键词:土壤颗粒态有机碳(POC) 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AOC) 空间分布 耕地 影响因素 四川盆地 
防护林建设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与有机碳组分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
《环境科学》2024年第4期2342-2352,共11页徐凤璟 黄懿梅 黄倩 申继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074);陕北三北防护林建设生态境效益综合评价项目(K3320218009)。
微生物主要通过“体外修饰”和“体内周转”途径影响土壤颗粒态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AOC)的累积,而不同的植物输入引起的微生物养分限制对两种土壤有机碳(SOC)组分累积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因此,以陕西省米脂县的撂荒地为对照...
关键词:防护林建设 土壤有机碳(SOC) 颗粒态有机碳(POC) 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AOC) 土壤胞外酶活性 养分限制 
长江下游沿江平原土壤发育过程中碳库分配动态被引量:1
《环境科学》2024年第1期314-322,共9页胡丹阳 张欢 宿宝巍 张娅璐 王永宏 纪佳辰 杨洁 高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002)。
土壤发育和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壤碳库的分配动态是揭示碳循环过程的关键.为了明晰土壤碳库分配及其变化趋势,在长江下游沿江平原典型区建立土壤围垦时间序列(围垦0、60、160、280、1000和1500 a),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有机碳(SOC...
关键词:有机碳 无机碳 颗粒态有机碳 矿物结合态有机碳 土壤时间序列 土地利用 
三峡水库典型支流磷素赋存形态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11
《环境科学》2021年第2期688-698,共11页杨凡 王丽婧 纪道斌 李虹 李莹杰 李鑫 许杨 田盼 吴雅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4702);三峡后续工作项目(2017HXXY-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项目(916472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709096)。
采用2018年三峡水库低水位期(6月)、蓄水期(9月)和高水位期(12月)对库区内的典型一级支流——香溪河与神农溪回水区水质、水动力及环境因子的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三峡水库内的典型支流在水库不同调度期时水体中磷素的存在形态及成因.结...
关键词:三峡水库 低水位期 蓄水期 高水位期 香溪河 神农溪 总磷 正磷酸盐 颗粒态磷 
太湖出流河道藻颗粒变化及其水质效应被引量:2
《环境科学》2021年第1期242-250,共9页郭宇龙 许海 陈旭清 郑建中 詹旭 朱广伟 朱梦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494);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3)。
河湖连通是保障城市水体水生态健康的一种常用工程手段,但对于蓝藻水华严重的湖泊,湖泊出流携带的藻团颗粒会对河道水质产生明显的影响.为了分析富营养化湖泊引水对受水河道水质的影响程度,以太湖梅梁湾连通河道梁溪河为例,连续3a开展...
关键词:连通河道 调水工程 蓝藻水华 颗粒态叶绿素a 颗粒态有机物交换通量 
苏州市大气中汞的形态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3
《环境科学》2020年第7期3102-3111,共10页卢仁杰 吴也正 张晓婕 沈莹 吴福全 薛媛媛 邹强 麻春艳 
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项目(1716)。
针对苏州市大气中汞的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自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对苏州市大气中的气态元素汞(GEM)、气态氧化汞(GOM)和颗粒态汞(PBM)进行1 a的连续监测,并基于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和浓度玫瑰图法,研究2018年大气汞来源和...
关键词:气态元素汞 气态氧化汞 颗粒态汞 来源分析 浓度权重轨迹 分布特征 
基于地统计学分析的太湖颗粒态和溶解态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2
《环境科学》2019年第2期590-602,共13页吕伟伟 姚昕 张保华 高光 邵克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462;41501101;4130154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51059);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8SKL004)
研究水体氮、磷营养盐的空间变异性及时空动态变化,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和了解氮、磷营养盐的变化对藻类生长繁殖的影响,对于治理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暴发性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统计学分析方法,以太湖2014年8月~2015年5月夏、秋、...
关键词:颗粒态氮磷 溶解态氮磷 时空分布 形态组成 地统计学 
缙云山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轻组及颗粒态有机碳氮的影响被引量:21
《环境科学》2015年第7期2669-2677,共9页雷利国 江长胜 郝庆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5160;4097509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XDJK2012A005;XDJK2013A009)
选取缙云山阳坡同一海拔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下简称林地)、果园、坡耕地和撂荒地这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0~60 cm深度内每隔10 cm采集一个土样,测定土壤轻组有机碳氮(LFOC、LFON)和颗粒态有机碳氮(POC、PON)含量,并计算其分配比例和...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 轻组有机质 颗粒态有机质 C/N 缙云山 
霾与非霾期间汞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分布特征被引量:9
《环境科学》2015年第2期373-378,共6页朱琼宇 程金平 魏雨晴 薄丹丹 陈筱佳 江璇 王文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13CB430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7708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支持计划项目(NCET-12-0362)
在我国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霾污染日趋突出,同时大气汞污染也十分严重,而颗粒汞对于汞在大气中的循环演化意义重大.为了探讨霾污染期间汞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分布特征,采用Nano-moudi 12级(6.2~9.9μm、3.1~6.2μm,1.8~3.1μm、1.0~1.8...
关键词: 颗粒态汞 粒径分布 大气颗粒物 ICP-MS 
太湖梅梁湾不同形态磷周年变化规律及藻类响应研究被引量:16
《环境科学》2015年第1期80-86,共7页汪明 武晓飞 李大鹏 李祥 黄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284;51278523);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2013-JNHB-022);江苏省特色优势学科二期立项项目
以太湖梅梁湾为研究对象,2013年对水体中不同形态磷和藻类进行了逐月观测,探讨了风浪扰动和藻类生长双重影响条件下不同形态磷间转化规律以及藻类生长和不同形态磷含量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梅梁湾水体中总磷(TP)、颗粒态磷(PP)、溶解...
关键词:生物有效磷 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 内源磷 叶绿素A 太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