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态磷

作品数:45被引量:36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大鹏黄勇武晓飞刘素美张桂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长江科学院院报》《中国给水排水》《农业工程学报》《土壤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HJ-2A/B卫星高光谱数据的湖泊颗粒态磷遥感估算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4期1-8,92,共9页万能胜 程宏伟 余寒明 程佳美 唐晓先 杨富宝 熊竹阳 齐鹏云 潘邦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7075);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水科学联合基金项目(2208085US14);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H050187).
以巢湖为研究对象,利用HJ-2A/B卫星HSI高光谱遥感数据,结合地面实测样点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CARS算法筛选颗粒态光谱敏感波段,结合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极限学习机(ELM)、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湖泊...
关键词:颗粒态磷 环境二号卫星 高光谱遥感 机器学习 
长江上游临江河流域颗粒态磷流失风险评价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4年第6期1677-1685,共9页孙安娜 刘海霞 白静 赵健 宋永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201500)。
磷流失风险评价是磷流失治理的重要依据。基于修正的土壤流失方程,结合土壤全磷含量、颗粒泥沙的磷富集系数和泥沙输移比构建颗粒态磷指数模型,估算长江上游临江河流域2010年、2015年和2020年颗粒态磷流失量分布并识别关键源区。结果表...
关键词:面源污染  风险评价 关键源区 分区治理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太湖总磷和颗粒态磷遥感模型构建与应用
《江苏水利》2024年第9期I0002-I0002,共1页 
项目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和陆基近感高光谱数据,结合长期原位观测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基于多源卫星和陆基近感的太湖总磷和颗粒态磷反演模型;阐明了太湖总磷和颗粒态磷的时空变化规律,耦合同步气象水文数据,揭示了太湖总磷和颗粒态...
关键词:多源遥感数据 机器学习算法 高光谱数据 反演模型 跟踪评价 水质参数 颗粒态磷 监测预警 
三重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中痕量磷的方法建立及在新安江水库的应用
《环境监控与预警》2024年第1期46-50,86,共6页张宝锋 陈健松 金蓉 陈皓 吴蓝嘉 叶永根 余海霞 韩婕 陈峰 
杭州市科技计划引导项目(20191203B65);杭州市农业与社会发展科研项目(20191231Y061,20201203B146,20180533B15)。
建立了三重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MS)测定地表水中痕量总磷、溶解态磷、颗粒态磷的方法,确定了ICP-MS/MS测定水中磷的仪器参数及氧气流量。研究了该方法检测水中磷元素的检出限、精密度、正确度,探索了浊度、色度及砷、...
关键词:地表水 总磷 溶解态磷 颗粒态磷 三重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呼伦湖流域磷形态分布及颗粒态磷的溯源被引量:3
《中国环境科学》2023年第9期4810-4818,共9页芦晓峰 郭轶男 王国曦 姜霞 王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204000)。
选择呼伦湖研究区23个点位,调查呼伦湖流域水体中不同形态磷的浓度,利用复合指纹识别技术解析沉积物颗粒态磷(PP)来源及不同来源对PP相对贡献.结果表明:呼伦湖流域水体总磷(TP)浓度范围为0.04~0.33mg/L,平均值为0.14mg/L,水体中颗粒态磷...
关键词:呼伦湖  溯源 复合指纹法 
磷元素形态及悬浮物含量对再生水磷浓度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第11期109-114,共6页王刚 李魁晓 王慰 许骐 吴从从 姜大伟 王浩楠 
针对再生水厂出水磷浓度标准限值日趋严格的需求,开展了磷元素形态及悬浮物含量对再生水磷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性非活性磷(sNRP)和颗粒态磷(pTP)是影响再生水达到极限低磷浓度的关键因素。污水经过生物化学法处理以后,再生水...
关键词:再生水 磷元素形态 悬浮物 溶解性非活性磷 颗粒态磷 
不同磷水平塿土的表面性质及其对磷素流失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0
《土壤学报》2023年第2期424-434,共11页胡良 杜伟 常博焜 曹钢 杨学云 吕家珑 
陕西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及受污染耕地修复示范项目(NYKJ-2021-YL(XN)19);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JQ-170);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2017YFD0200205)资助。
为明确不同磷水平塿土的表面电化学性质特征,阐明电解质浓度调控下塿土表面性质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磷素流失特征的内在关联,利用物质表面性质联合测定分析技术,结合降雨模拟试验,研究了长期定位配施磷肥条件下不同磷水平塿土的表面电化学...
关键词:定位试验 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 团聚体稳定性 磷流失 颗粒态磷 溶解态磷 
污水厂生化尾水深度化学除磷效果优化及其对颗粒态磷粒径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3
《净水技术》2022年第2期68-74,共7页彭五庆 李彭 蔡浩东 刘玉学 何义亮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2-001)。
后置化学除磷工艺是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总磷(TP)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的经济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除磷剂和助凝剂,以及优化运行参数是保证深度除磷的重要因素。选取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硅酸铝铁(PSAF)作为除磷剂,...
关键词:深度化学除磷 聚合硅酸铝铁 地表水Ⅳ类 颗粒态TP(PTP) 粒径分布 
基于R语言的非点源颗粒态磷指数构建及应用——以丘陵红壤区小流域为例被引量:5
《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第4期1868-1877,共10页苏静君 赵洪涛 焦茹媛 房志达 杨晓晶 李叙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1590);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义乌)长三角中心委托项目(20200060)。
以南方丘陵红壤区典型小流域为例,构建了基于R语言的流域非点源颗粒态磷污染指数并进行应用.结果表明,(1)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在0.7~15244.2t/(km2·a)之间,超出南方丘陵红壤区容许土壤侵蚀量的区域占流域面积59%;平均非点源颗粒态磷产生...
关键词:R语言 丘陵红壤区 非点源颗粒态磷 关键源区 分区分类治理 
三峡水库典型支流磷素赋存形态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11
《环境科学》2021年第2期688-698,共11页杨凡 王丽婧 纪道斌 李虹 李莹杰 李鑫 许杨 田盼 吴雅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4702);三峡后续工作项目(2017HXXY-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项目(916472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709096)。
采用2018年三峡水库低水位期(6月)、蓄水期(9月)和高水位期(12月)对库区内的典型一级支流——香溪河与神农溪回水区水质、水动力及环境因子的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三峡水库内的典型支流在水库不同调度期时水体中磷素的存在形态及成因.结...
关键词:三峡水库 低水位期 蓄水期 高水位期 香溪河 神农溪 总磷 正磷酸盐 颗粒态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