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动流体

作品数:177被引量:1437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孙卫郭和坤杨正明任大忠李海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北大学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孔隙结构控制的致密砂岩可动流体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上三叠统长6致密砂岩为例被引量:15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9年第8期1222-1232,共11页吴松涛 林士尧 晁代君 翟秀芬 王晓瑞 黄秀 徐加乐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盆地致密油资源潜力、甜点区预测与关键技术应用”(编号:2016ZX05046-006);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规律、关键技术及目标评价”(编号:2017ZX05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国陆相致密油(页岩油)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编号:2014CB239000);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大中型岩性地层油气藏富集规律与关键技术”(编号:2019B-03);中国石油科技重大专项“陆相中高成熟度页岩油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9E-26)联合资助
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利用QEMSCAN、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微米CT、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孔隙结构与可动流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庆地区长6储层发育原生粒间孔、颗粒溶蚀孔与粒间溶蚀扩大孔,...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低渗透砂岩 致密砂岩 致密油 孔隙结构 可动流体 可动油 纳米孔 
不同渗透率岩芯孔径分布与可动流体研究被引量:9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2期91-97,共7页宁宁 李怡超 刘洪林 周尚文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3-0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2281)
为了解释通过压汞毛管压力曲线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偏大的原因,对所选择的样品分别进行核磁共振、高速离心以及常规压汞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孔径区间核磁可动流体饱和度和压汞进汞饱和度的区别并解释了其原因。实验结...
关键词:核磁共振 常规压汞 砂岩 可动流体饱和度 原始含油饱和度 
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为例被引量:37
《岩性油气藏》2018年第1期140-149,共10页李闽 王浩 陈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项目"致密油多相多尺度流动机理及渗流理论研究"(编号:2015CB250902);石油化工联合基金(A类)项目"致密气多相多尺度流动规律及跨尺度耦合渗流"(编号:U1562217)联合资助
明确可动流体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是有效评价致密储层开发潜能的基础。选取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21块致密砂岩样品,采用核磁共振T_2谱分析和离心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岩样在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核磁共振T_2谱,并辅以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
关键词:核磁共振 可动流体分布 孔喉半径 影响因素 芦草沟组 准噶尔盆地 
新疆芦草沟组致密油赋存形式及可动用性评价被引量:13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7年第6期20-25,33,共7页闫林 冉启全 高阳 陈福利 王少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陆相致密油甜点成因机制与精细表征"(2015CB250901)
在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微观赋存形式、流动喉道下限及可动用性开展的研究中,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技术确定致密油在储集层中有可动油、束缚油两种赋存类型,可观察到薄膜状、颗粒状等六种微观赋存形式。利用...
关键词:致密油 赋存状态 可动流体 吉木萨尔凹陷 芦草沟组 
陆相页岩油储层可动流体的核磁共振研究被引量:8
《中国科技论文》2017年第9期978-983,共6页桑茜 张少杰 朱超凡 董明哲 李亚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4CB239103)
为了表征陆相页岩油储层岩样中流体的可动性,采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可动流体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页岩岩样可动水和可动油的T_2截止值分别平均为0.22ms和0.54ms,远小于致密储层。游离态可动流体饱和度为24.04%,而页岩油岩样中总的可动流...
关键词:油气田开发工程 页岩油 核磁共振 可动流体 T2截止值 喉道半径 
中国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表征需注意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被引量:93
《石油学报》2016年第11期1323-1336,共14页朱如凯 吴松涛 苏玲 崔景伟 毛治国 张响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4CB239000);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1ZX05001)资助
致密储层孔喉尺寸小、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表征难度大。通过系统梳理目前致密储层表征技术发展现状,指出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表征需注意的几个问题:1强调提高分辨率的同时,需加强样品代表性尺度研究;2追求新技术/方法的同时,需加强...
关键词:致密储层 孔隙结构表征 技术误区 纳米孔喉系统 可动流体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储层可动流体及 T2截止值核磁共振研究被引量:37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6年第4期612-616,共5页周尚文 刘洪林 闫刚 薛华庆 郭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228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8)
为了分析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储层的可动流体及T2截止值特征,结合低场核磁共振和高速离心实验进行了页岩可动流体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页岩饱和水状态和束缚水状态的建立至关重要,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建立饱和水状态的最佳压力为12 MPa,...
关键词:T2 截止值 孔隙半径 核磁共振 可动流体 页岩气 海相页岩 中国南方 
基于核磁共振新参数的致密油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为例被引量:99
《石油学报》2016年第7期887-897,共11页代全齐 罗群 张晨 卢朝进 张云钊 鲁少杰 赵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37214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250901)资助
以核磁共振技术为基础,结合高压压汞、扫描电镜等实验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区块延长组7段致密油砂岩储层的66个岩心样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孔隙结构参数——可动流体有效孔隙度。该参数不仅克服了核磁共振实验所测孔隙度偏小...
关键词:核磁共振 可动流体有效孔隙度 致密砂岩储层 孔隙结构 特征参数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可动流体变化特征与差异性成因——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被引量:36
《地质学报》2010年第8期1223-1230,共8页高辉 孙卫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编号2003CB214600);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编号IRT0559)资助成果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流体赋存状态不同于常规储层,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3个层位样品的可动流体变化特征与差异性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T2谱分布主要表现出4种形态、T2截止值中等—偏高、可动流...
关键词:可动流体 差异性成因 核磁共振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火山岩气藏不同岩性核磁共振实验研究被引量:41
《石油学报》2009年第3期400-403,408,共5页杨正明 郭和坤 姜汉桥 单文文 张玉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7CB209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0672187)联合资助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并结合离心实验,确定出可动用流体对应的下限离心力为2.76MPa;由毛管力原理,计算出可动用喉道半径下限为0.05μm,确定了火山岩储层可动用下限实验标准。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储层不同岩性可动流体驰豫时间(T2)截止值与...
关键词:火山岩气藏 可动流体 岩性 渗透率 核磁共振技术 离心实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