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罚性

作品数:379被引量:1581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洪兵刘艳红何庆仁赵军钱叶六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博览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刑法在网络犯罪立法中的法律适用研究
《法制博览》2024年第30期34-36,共3页刘建军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犯罪作为新的犯罪类型,不仅侵犯了个人的合法权益,也对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在网络犯罪的立法过程中,刑法如何有效应对并精确规制这一新兴犯罪形态,成为法律界函需探讨与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
关键词:网络犯罪 刑法立法 法律适用 刑事可罚性 
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及可罚性探讨被引量:1
《法制博览》2023年第30期51-53,共3页秦平 
越来越趋向“类人”的人工智能在带给人类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对于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的定位,弱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已经得到明确,而强人工智能是否具备法律主体条件及是否具有可罚性依旧存在分歧。本文在阐述了人工智能可罚性...
关键词:人工智能 法律地位 可罚性 
犯罪预备的刑法可罚性探讨及进路
《法制博览》2023年第8期43-45,共3页刘欢俊 
《刑法》总则中给出了犯罪预备概念和预备犯的处罚原则,但是对预备犯的构成要件却没有清晰明确的说明,造成了犯罪预备和预备犯的混同适用。在犯罪预备的立法模式上,《刑法》总则规定的普遍处罚和分则中例外处罚混合,即总则规定在分则中...
关键词:犯罪预备 刑法可罚性 二元化治理 保安处分 
论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的依据
《法制博览》2018年第7期66-67,39,共3页张敏 
原因自由行为一词由来已久,意指行为人基于故意或者过失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或者限制责任能力的状态从而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并造成一定的法益侵害后果的情形。譬如酒后伤人。关于其是否具有可罚性,在学界已无争议。但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原因自由行为 可罚性 责任主义 
网络服务行为的可罚性
《法制博览》2018年第4期226-226,共1页许胜意 
在日新月异,科技飞速且高质量发展的21世纪,网络服务随处可见,是众多服务类型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普及性高,而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值得科处刑罚,具有可罚性。为了进一步规范网络服务行为,本文将探...
关键词:网络服务 行为 可罚性 
片面对向犯可罚性的司法适用
《法制博览》2018年第5期215-215,共1页易璟蕴 
以往在我国关于共犯理论的研究与实际事件之中,对向犯问题表现出备受冷落的实际情况,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是寥若晨星。立法规定只是处罚犯罪的一方,因此,片面对向犯的处理是必要共犯的核心问题。片面对向犯可罚性行为不能独立作为犯罪处罚...
关键词:片面对向犯 可罚性 适用 
论原因自由行为之可罚性
《法制博览》2017年第35期164+163-164+163,共2页李胜葵 
所谓原因自由行为,一般是指行为人主观或客观不能完全控制自身意识和行动时的行为。文章对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责任主义观点对可罚性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总体上,如果严格贯彻责任主义的要求,会使得行为人实施结果行为...
关键词:原因自由行为 可罚性 责任主义 
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探究
《法制博览》2017年第7期271-271,共1页张文雅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自创建以来一直是刑法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其中一个重要的争议焦点就是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根据。目前刑法学界的通说是可罚,然而对于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依据众说纷纭,争议颇多,哪种理论更具合理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原因自由行为 可罚性 责任能力与行为同时存在原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