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有机碳

作品数:318被引量:3104H指数:2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玉盛周建斌杨智杰谢锦升赵满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微塑料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24年第10期4308-4318,共11页张之钰 武海涛 刘吉平 王文锋 徐磊 张仲胜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30101348JC);国家重点研发课题(2022YFF1300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U20A2083)。
微塑料因在土壤环境中广泛存在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塑料的赋存会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驱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产生影响,而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生物降解塑料作为传统塑料的替代品,越...
关键词:温室气体 微塑料 可溶性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群落 
不同经营模式茶园土壤微生物熵对台风干扰的响应
《生态学报》2023年第17期7216-7225,共10页梁裕华 曹瑞 王芝慧 李旭清 王怀宾 冯忠娟 董慧慧 安文丽 武启骞 杨万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01537)。
台风干扰可能显著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山地茶园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和矿化过程,而土壤微生物熵(qMB)是指示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和矿化潜力的敏感指标。因此,研究不同经营模式茶园土壤微生物熵对台风干扰的响应,可为山地茶园土壤碳库管理提供重要...
关键词:台风干扰 山地茶园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降解剂对森林凋落物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及凋落物降解模式比较研究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23年第5期2005-2012,共8页孙思琦 裴晓娜 韩锐 杨光 邸雪颖 赵曦阳 
吉林农业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经费项目(2021002)。
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可溶性有机碳(DOC)的主要来源,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帽儿山地区胡桃楸、兴安落叶松以及胡桃楸-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液体发酵培养将纤维素高效降解真菌Peniophora intranat...
关键词:降解剂 森林凋落物 可溶性有机碳 降解模式 
中亚热带13种树种幼苗叶片和细根可溶性有机碳的数量特征和结构特征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22年第12期4882-4891,共10页唐玉祥 王全成 陈娟 时应贵 熊德成 胥超 陈仕东 杨智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930071);国家973计划项目(2014CB954000)。
植物叶片和细根输入的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是森林生态系统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重要作用。以中亚热带13种典型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幼苗叶片和细根(0—1 mm和1—2 mm)的碳氮含量,淋溶产生的...
关键词:中亚热带 叶片 细根 可溶性有机碳 傅里叶红外光谱 
清澜港红树林湿地典型群落类型沉积物活性有机碳组分分布特征被引量:16
《生态学报》2022年第11期4572-4581,共10页陈小花 陈宗铸 雷金睿 吴庭天 李苑菱 
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专项项目(jscx202023);海南省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专项基础性科研工作(jcxk202003)。
滩涂海岸红树林生态系统通常具有较高的土壤养分,尤其是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海南岛红树林种类丰富且生长较好,通过对红树林沉积物有机碳组分的基础研究有利于提高对红树林湿地固碳能力的评估精度,加深对海洋蓝碳的认识。以清澜港红树林5...
关键词:沉积物 土壤因子 微生物生物量碳 易氧化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碳 
青藏高原泥炭地水位下降促进土壤碳积累的影响机制被引量:11
《生态学报》2022年第2期625-634,共10页曾嘉 陈槐 刘建亮 杨随庄 严飞 曹芹 杨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244,42077038);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2020YFS0020)。
酚类物质作为泥炭地重要的碳分解抑制剂,植被作为泥炭地关键的碳输入来源,它们在土壤碳(可溶性有机碳(DOC)等)周转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关于植被群落结构、酚类物质以及DOC含量对水位波动的响应存在较大争议。因此,为明确...
关键词:泥炭地 水位 植被 酚类物质 可溶性有机碳 
温度和湿度对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被引量:11
《生态学报》2021年第17期6846-6853,共8页阿旺 吕汪汪 周阳 孙建平 张苏人 夏露 李博文 刘培培 洪欢 王奇 张立荣 苏爱玲 姜丽丽 斯确多吉 张振华 罗彩云 汪诗平 
国家基金委重点基金项目(41731175);中国科学院专项A(XDA20050101,XDA2005010405);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C0501802)。
多数研究发现增温增湿加快了凋落物失重率,但对如何影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O_(2)和可溶性有机碳(DOC)释放的影响研究较少。通过室内培养设置四个温度梯度(0,5,10和20℃)和两个湿度梯度(25%和40%)对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进行了96 d的培养试...
关键词:温度 湿度 凋落物失重率 CO_(2) 呼吸 可溶性有机碳 温度敏感性 高寒草甸 青藏高原 
马尾松林采伐迹地火烧黑炭对土壤活性碳氮库的影响被引量:14
《生态学报》2018年第20期7198-7207,共10页王玉哲 刘俊第 严强 方熊 易志刚 胡亚林 刘先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7018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0378;41603081)
黑炭是火烧过程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在火烧迹地的分布具有异质性。为了解黑炭输入量对土壤活性碳氮库的影响,选取中亚热带33年生马尾松人工林采伐迹地为研究对象,对比炼山1年后移除(B0)、单倍(B1)和双倍黑炭输入(B2)处理和未火烧对照土...
关键词:炼山 黑炭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 土壤矿质氮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侵蚀退化地植被恢复过程中芒萁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11
《生态学报》2018年第7期2288-2298,共11页任寅榜 吕茂奎 江军 谢锦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465;U1405231);"973"计划前期专项课题(2012CB722203)
林下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通过对比分析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林下有无芒萁覆盖地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含量及其与地下根系生物量、地上植被淋溶液DOC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林下植被芒萁覆盖增...
关键词:生态恢复 芒萁 可溶性有机碳 碳利用效率 
去除根系和凋落物对滨海沙地3种防护林土壤碳氮库的短期影响被引量:23
《生态学报》2017年第12期4061-4071,共11页林宝平 何宗明 郜士垒 桑昌鹏 温秀萍 林宇 黄志群 林思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0604;41371269);福建省林业科技项目(闽林科[2012]3号);福建农林大学部级创新平台资助
以福建长乐滨海沙地上3种人工林(尾巨桉、纹荚相思、木麻黄)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去除凋落物、去除根系和对照3种处理,观测1年后分析改变地上、地下有机质输入对沙地土壤碳氮储量、可溶性有机碳(DOC)氮(DON)和微生物量碳(MBC)氮(MBN)的...
关键词:土壤碳氮储量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去除根系 去除凋落物 滨海沙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