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有机碳

作品数:318被引量:3104H指数:2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玉盛周建斌杨智杰谢锦升赵满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环境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聚合物类型微塑料浸出液的表征及其对生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4
《环境科学》2023年第10期5779-5787,共9页杨柳 张琳 邓敏 杨文 韩云 金明路 谢俊杰 贺冕 蔡怡敏 章海波 
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发展基金人才启动项目(2020FR07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02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Z19D10001)。
土壤中微塑料积累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与生长,但其物质溶出对植物造成的化学风险尚不明确.为探究微塑料浸出液对生菜(Lactuca sativa L.)的毒性效应,以聚酰胺(PA)和聚乙烯(PE)制备的微塑料纤维为对象,考察不同浸提温度(25℃和50℃)下两...
关键词:聚酰胺(PA) 微塑料 浸出液 可溶性有机碳(DOC) 生菜 种子萌发 
不同施肥条件下紫色土旱坡地可溶性有机碳流失特征被引量:16
《环境科学》2021年第2期967-976,共10页熊子怡 郑杰炳 王丹 王富华 王蓥燕 王子芳 高明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专项重点研发项目(cstc2018jscx-mszdX0061);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三峡后续工作科研项目(5001022019CF500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800101)。
明确紫色土旱坡地可溶性有机碳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的流失特征,得出最佳的养分管理方式,对提升三峡库区的耕地质量、维持土壤碳平衡和减轻土壤碳流失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科学院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试验站内设置标准...
关键词:紫色土旱坡地 可溶性有机碳(DOC) 地表径流 壤中流 施肥处理 
极端干旱区咸水灌溉人工防护林土壤可溶性碳的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环境科学》2020年第4期1950-1959,共10页孟天歌 吴路遥 张少磊 徐燕莹 李雄 张建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541,4147122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科创项目(X201910712141)。
可溶性碳(DC)是土壤中最活跃的碳组分,植被恢复与重建加速了干旱荒漠区的碳循环过程.研究咸水灌溉下沙漠人工防护林地土壤剖面DC的分布,可为干旱荒漠区人工林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本研究选取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
关键词:土壤可溶性有机碳(SDOC) 土壤可溶性无机碳(SDIC) 土壤可溶性碳(SDC) 咸水灌溉 沙漠公路防护林 
紫色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对生物炭施用量的响应被引量:43
《环境科学》2018年第9期4327-4337,共11页罗梅 田冬 高明 黄容 
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办课题项目(CQNZ2016-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800101)
土壤有机碳(SOC)是土壤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壤活性有机碳是引起土壤碳库变化的关键,为研究在不同施用量生物炭还田下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本试验在重庆国家紫色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测定了无物料还田(CK)、生物炭还田(...
关键词:有机碳 生物炭 可溶性有机碳(DOC) 土壤有机碳(SOC) 易氧化碳(ROC) 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 
变温环境对典型石灰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被引量:12
《环境科学》2014年第11期4291-4297,共7页王莲阁 高岩红 丁长欢 慈恩 谢德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24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5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XDJK2013B043);重庆市环境保护局环保科技项目(环科字2010第26号)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和旱地)下的石灰土表层土壤有机碳(SOC)矿化对变温环境的响应.两种供试土样分别采自贵州省普定县天龙山区域的典型林地和旱地的0~10 cm表层.在培养试验中,依据积温相同的原则,...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矿化 温度 土地利用 可溶性有机碳 
不同施氮量下水稻分蘖期光合碳向土壤碳库的输入及其分配的量化研究:^(13)C连续标记法被引量:18
《环境科学》2014年第5期1933-1938,共6页谭立敏 吴昊 李卉 周萍 李科林 王久荣 葛体达 袁红朝 吴金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90283;41301275);中国科学院仪器功能开发项目(Y323018010);湖南省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13WK4009);湖湘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入台培养对象项目
应用稳定同位素13C-CO2连续标记技术,通过室内密闭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施氮处理下(依次为N0,N10,N20,N40,N60)水稻分蘖期光合碳向土壤碳库的输入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连续标记培养18 d后,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的干物质累积量分别为1.58~4.35 ...
关键词:13C标记 水稻光合碳 分蘖期 土壤有机碳 施N水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水稻光合同化碳在土壤中的矿化和转化动态被引量:10
《环境科学》2014年第1期233-239,共7页谭立敏 彭佩钦 李科林 李宝珍 聂三安 葛体达 童成立 吴金水 
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KZCX2-YW-T07;2010049100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90283;40901124);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JJ4030);中国科学院海外特聘研究员项目(2009Z2-10)
作物光合碳是“大气-植物-土壤”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田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然而其在土壤碳库中的矿化和转化动态尚不清楚.应用室内模拟培养实验,研究水稻收获后输入土壤的光合同化碳在土壤碳库中的矿化及其转化特征.结果...
关键词:光合同化碳 水稻土 矿化 转化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向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48
《环境科学》2013年第8期3223-3230,共8页赵彤 蒋跃利 闫浩 黄懿梅 安韶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254;4117122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专项(QN2011020);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2-0473)
选取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延河流域两个典型植被区(森林植被区、草原植被区)下相同植被不同坡向(阳坡、阴坡)的土样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坡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微生物生物量磷(SMBP)和可溶性有机碳(DOC)的...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 坡向 可溶性有机碳 
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草本植物淹水浸泡后可溶性有机碳的释放特征被引量:6
《环境科学》2013年第8期3043-3048,共6页谭秋霞 朱波 花可可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09);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104-002)
三峡库区消落带出露时草本植被生长旺盛,每年9月底蓄水后植物被淹没并开始腐解,导致有机体分解释放大量可溶性有机碳(DOC),可能对水质产生负面影响.研究选取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草本植物,通过室内模拟浸泡实验,测定上覆水中DOC浓度变化过...
关键词:三峡库区 消落带 草本植物 浸泡 可溶性有机碳(DOC) 
模拟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有机物淋溶的影响被引量:4
《环境科学》2013年第6期2422-2427,共6页段雷 马萧萧 余德祥 谭炳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877047);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9003)
在重庆铁山坪马尾松林内施加与大气氮沉降量相当的硝酸铵(NH4NO3)和硝酸钠(NaNO3),研究氮沉降加倍对土壤溶液可溶性有机物浓度的影响,分析氮沉降对森林土壤碳库的潜在作用.2005年起为期5a的现场观测表明,施氮后凋落物层土壤溶液的可溶...
关键词:可溶性有机物 可溶性有机碳(DOC) 土壤碳库 氮沉降 氮饱和 马尾松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