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代表制

作品数:13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亲培何俊志黄云静李永春陈胜才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国外社会科学文摘》《前线》《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行政与法》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韩国国会议员选举制度的历史沿革与改革方向
《当代世界》2020年第1期62-68,共7页李永春 
自1948年韩国第一部《国会议员选举法》颁布以来,韩国国会议员选举制度经历了多次变化,目前采用“混合多数代表制”。由于该制度存在当选者代表性不足、两大政党垄断政局、“死票”产生过多、比例代表议席比重过低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
关键词:韩国国会选举 混合多数代表制 混合比例代表制 
一人两票的德国选举被引量:1
《新产经》2013年第11期80-81,共2页蔡静菲 
一票选人,另一票选政党。去年12月4日,被称为德国政坛"铁娘子"的默克尔以98%的压倒性票数再度当选基民盟的领导,实现其第七次当选。而今年在欧债危机这个阴霾的笼罩下,德国大选似乎也受到了比往年更多的关注,甚至有外媒把德国大选看成...
关键词:选人 联邦议会 欧元区 官方数据 压倒性 联盟党 多数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 候选人名单 相对多数 
选举制度的效应与各种选举制度之利弊——萨托利的分析与思考
《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7期59-62,共4页陈胜才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1年)规划项目<萨托利民主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1SH09)的阶段成果
萨托利把选举制度看做是宪政的首要制度设计,他对迪韦尔热提出的选举制度是政党体制形成的制度性因素这一"定律"提出批评,认为比例代表制对政党数目增加只起了间接效应。萨托利根据负责任的政府和回应性的政府两个准则全面分析了多数代...
关键词:萨托利 选举制度 效应 多数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 两轮投票制 
混合选举制的兴起与当代选举制度的新发展被引量:4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6期65-71,共7页何俊志 
混合选举制的兴起,是1990年代以来民主化浪潮中的一道重要景观。以现有的文献为基础,本文旨在:归纳近年来通向混合选举制度的主要路径与基本动力,考察混合选举制度的基本类型,讨论混合选举制的政治后果,并结合混合选举制在新近的发展,...
关键词:混合选举制 多数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的应用与完善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8-12,共5页赖海榕 
该文简要介绍了多数代表制与比例代表制 ,并在此基础上评述了我国基层民主选举中出现的选举办法。同时对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特别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直接选举制度 。
关键词:农村 民主选举制 多数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 民主政治 
发达民主国家选举的游戏规则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2期71-72,共2页王成至 
博伊克斯(C.Boix)在《美国政治学评论》1999年第9期上发表题为《为游戏制定规则》的文章,揭示所谓“发达民主国家”民主选举的奥秘。
关键词:民主国家 游戏规则 选举系统 党派 新党 多数代表制 制定规则 选民 执政党 美国政治 
英国选举制度简论被引量:1
《行政与法》1999年第2期56-58,共3页张亲培 
1997年,英国的大选就被新闻界炒得沸沸扬扬,成为热门性话题.大选又称总选举,在议会制国家主要指下议院(简称下院)的选举,在总统制国家一般专指总统选举年的选举.美国的大选是指在同一偶数年里,总统、众议员和1/3参议员同时进行的改选....
关键词:选举制度 小选区制 英国 选区划分 两党制 候选人 选举权 多数代表制 保守党 代表方式 
选举制简论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55-58,88,共5页张亲培 
选举制简论张亲培一、选举制选举制是指关于选区划分以及相应的代表方式与投票方式的制度。又称为代表制。1选区划分选区是当选名额的分配区域,也是候选人竞争区域。在这个基本选举单位内把有选举资格的选举人组织起来选举一个立法机...
关键词:多数选举制 比例代表制 小选区制 大选区制 候选人 选区划分 选举人 多数代表制 代表方式 投票方式 
新加坡的集选区制度被引量:3
《东南亚研究》1998年第3期9-10,共2页黄云静 
一集选区制度是关于选区划分的一种制度,是新加坡现行选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李光耀领导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于1988年提出来的,为世界所首创。新加坡原来实行的是单一的选区制度,即根据国会议席,结合选民人数,把全...
关键词:选区 人民行动党 反对党 新加坡 候选人提名 少数种族 国会议员 执政党 多数代表制 市镇理事会 
议员的产生、资格要求与身份要求 议会知识漫谈(2)
《楚天主人》1995年第2期40-40,共1页田穗生 
一院制议员和两院制中的众议员,通过选举产生,两院制的参议员,其产生方式多种多样。选举产生议员,或采用多数代表制,或采用比例代表制。多数代表制分为简单多数代表制(即选举中得票多者当选)和绝对多数代表制(即得半数以上票者当选)。...
关键词:多数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 众议员 产生方式 两院制 参议员 候选人名单 选举团 议会 当选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