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供制度

作品数:17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卫跃宁程荣斌马念珍周洪波周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现代商贸工业》《人民法治》《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口供制度的转型与思考——从“独断专刑”到“依法取证”
《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20期165-167,共3页罗炜 
我国古代的口供制度有着“独断专刑”的地位和获取手段,到了清末修律,“独断专刑”的口供制度也随着中华法系的解体走向瓦解,尽管过程曲折反复,但最终确立了“依法取证”的当代口供制度特征。旧时代的口供制度受制于当时刑侦水平和“原...
关键词:口供 独断专刑 依法取证 历史反思 现代启示 
论“零口供”规则及完善路径被引量:1
《人民法治》2019年第8期104-105,共2页陈博文 
'零口供'规划一方面是指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犯罪嫌疑人可以对自身做无罪或者罪轻的辩护;另一方面是指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可选择性地排除有罪供述。
关键词:零口供 口供制度 犯罪嫌疑人 完善路径 
中国古代的口供制度
《公民与法(检察版)》2014年第2期46-46,共1页曹广峰 
口供,主要指被告的供词,在中国古代的证据制度中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证据制度的特殊之处即是极为重视被告人口供的“口供主义”。故在中国古代的诉讼中,被告人口供是最重要的证据,无被告人供认,一般不能定罪。
关键词:口供制度 古代 中国 证据制度 被告人 诉讼 定罪 
论中国古代的口供制度
《黑龙江史志》2012年第2期44-45,55,共3页李武 
口供是一种很古老的刑事证据,它是我们了解案情与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但实践中人们对于口供往往过于倚重并导致刑讯逼供。考究古代口供制度的发展历史、形成原因,并以史为鉴,树立一种正确的口供观已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口供 证据制度 刑讯逼供 原因 
浅论刑事诉讼中的口供制度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年第17期40-41,共2页王健 
口供是指刑事立案以后的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其自己涉嫌的或者被指控的犯罪案件事实的有无和罪行轻重以及自己的其他犯罪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做的陈述。本文将就刑事诉讼案件中的口供制度的特征,结合国外口供制度,再...
关键词:证据 口供制度 证明力 
论我国口供制度的现状及完善被引量:1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48-51,共4页姜淑华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有关被告人口供的规定过于抽象和粗疏,缺乏可操作性及相关的证据规则,难以保障口供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不仅导致了许多冤假错案,同时还使刑事诉讼法应有的人权保障之机能得不到实现,程序正义得不到保障。因此,加强口供...
关键词:口供制度 自白任意性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有罪答辩机制 
沉默权制度研究——对我国现行口供制度的反思
《学理论》2009年第15期119-120,共2页侯斯强 
沉默权制度源自英国,后为各个法律发达国家所继承,其反映了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法律对于人权人性的尊重;我国现行的口供制度中,强调嫌疑人的"如实供述"义务,忽略其沉默权,使得公民的多项权利难以得到有力的保障。本文从沉默权的历史依据和...
关键词:口供 沉默权 公民权利 无罪推定原则 
中国古代口供制度浅谈被引量:2
《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1X期127-128,共2页常晓云 
口供制度是中国古代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从口供的发展和获取方式两方面来展示我国古代口供制度的基本内容,同时分析口供在古代取得"证据之王"地位的原因,并以史为鉴,对现今之相关制度略陈管见。
关键词:证据制度 口供 刑讯逼供 
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与口供制度的完善被引量:5
《证据科学》2008年第6期654-663,共10页卫跃宁 
教育部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口供制度研究"(编号:07JHQ0004)的阶段性成果
无罪推定是被追诉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被追诉者各项诉讼权利的基础。在刑事诉讼中将无罪推定确立为指导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准则,就是无罪推定原则。我国应当在刑事诉讼中彻底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及其引申的主要内容应当分为三...
关键词:无罪推定 证明责任 如实陈述 口供制度 完善 
《证据科学》2008年总目录
《证据科学》2008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传闻证据规则 证据法 口供制度 证据科学 目录 检索工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