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奥孔

作品数:415被引量:30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为群张辉陈定家金文超高艳萍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年文学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拉奥孔精神的解析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6期120-120,共1页赵书可 
人们认为拉奥孔应该是接受了剧痛与痛苦,他是十分绝望而又无助的,人们想起他来就是一个悲剧,但是人们没有进一步去解析他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他应该是多种心情纠结而成,除了痛苦还有满足成就和自责懊恼,他的行为和后果十分悲惨,由于他触...
关键词:拉奥孔 满足 神权 惩罚 精神 
《拉奥孔》的抄袭论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Z期126-127,共2页滕飞 
莱辛认为摹仿另一种艺术的实际题材是创造性摹仿,摹仿另一种艺术的风格和方式是抄袭性摹仿.莱辛对'创造性摹仿'和'抄袭行摹仿'的界定,实际上是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对'诗画一致说'进行道德审判,其落点是申辩诗与造型艺术之间的相对独立性....
关键词:抄袭 摹仿 莱辛 改编 风格 
《拉奥孔》表现的“顷刻”美被引量:2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2Z期186-186,共1页江松强 
莱辛在《拉奥孔》中遵循'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用'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分析手法对拉奥孔雕塑中所蕴含的顷刻美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剖析了这座造型艺术所表达的美学原理和向人们传递的情感信息。
关键词:莱辛 拉奥孔 顷刻美 
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浅议莱辛《拉奥孔》的美学特征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7Z期114-114,共1页吕曼瑶 
《拉奥孔》以细致的分析和生动的例证对诗与画的区别和联系款款而谈,用极具生命力的流动的美学观念否定着具有压抑逃避色彩的"静穆"理想,在诗画之争的激战姿态中突出诗的优越性,体现出追求真实、追求个性的主体性价值取向。观点态度激...
关键词:莱辛 《拉奥孔》 诗与画 美学特征 
浅谈语图关系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5Z期195-195,共1页张明珠 
随着电视网络的发展,视觉文化大有取代印刷文化的趋势。从这种意义上讲,图像和语言文字作为呈现世界的两种手段,图像似乎已经占据了更为有利的位置。语-图关系问题是如何产生,在历史上又是如何发展的?这需要我们的探究。
关键词:莱辛 《拉奥孔》 诗画异质 语图关系 缝合 
诗论钱钟书与朱光潜对《拉奥孔》的解读异同
《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8期32-32,共1页柳方委 
莱辛《拉奥孔》专论"诗"与"画"的界限,是西方文艺比较批评的经典之作。钱钟书和朱光潜两位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这本专论作了赏析和研究,本文旨在分析两者鉴赏的方法、视角等方面的异同,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拉奥孔 诗画异质说 朱光潜 钱钟书 
“参证”之法的“真义”探析——从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及钱钟书《读<拉奥孔>》谈起
《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1X期10-10,共1页徐萍 
王国维在建设中国现代学术体系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学术研究方法被陈寅恪归纳为三个方面:释证;补正;参证。本文即从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出发谈谈对"三证"方法之一的"参证"之法的理解,并结合此方法在当代诗画异质研究个...
关键词:“参证”法 王国维 钱钟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