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奥孔

作品数:415被引量:30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为群张辉陈定家金文超高艳萍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卷首语
《美术观察》2025年第1期3-3,共1页牛克诚 
重提,是由于“造型艺术”在当下已越来越少被提及。尽管造型艺术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那时人们的石器加工、陶器制作及岩画绘制等,已开启了人类造型之旅;而作为概念的“造型艺术”(bildende Kunst)的提出,则到了18世纪中叶。莱辛...
关键词:陶器制作 卷首语 拉奥孔 造型艺术 诗与画 石器 18世纪 
《拉奥孔》之前西方文学研究的视觉维度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36-147,共12页蔡熙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湖南”精品培育项目(25ZDAJ013)。
《拉奥孔》之前的视觉再现理论为西方文艺的视觉研究奠定了基础。视觉再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视觉思维的模式。模仿说的视觉再现观认为,艺术家是现实的再造者,视觉与文本在本质上都是对世界的模仿,都...
关键词:视觉再现 《拉奥孔》 模仿说 镜子说 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 
《拉奥孔》中的诗韵与画境:语言、存在与审美的多维透视
《艺术评鉴》2024年第22期39-44,共6页张世泽 
文章基于莱辛《拉奥孔》的理论框架,系统阐述了诗与画在艺术语言、存在方式以及接受方式上的根本差异,分析了差异的成因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多维度影响。诗以声音和语言作为自身的艺术语言,通过叙述与隐喻展现时间的流动性;画则以色彩、线...
关键词:莱辛《拉奥孔》 诗画界限 艺术语言 美学 
如何修复文物 穿羽绒服的拉奥孔,揭开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段修复往事
《世界博览》2024年第22期92-96,共5页青鹿(文/图)  
《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雕塑群是文艺复兴时期出土的古希腊杰作,雕塑残缺部分的修复过程曲折离奇,这段历史也是人类对于文物修复认知发展的最好见证。米兰市中心的带顶棚的拱廊街埃马努埃莱二世拱廊毗邻米兰大教堂,商铺林立,终年游人如...
关键词:古典雕塑 拉奥孔 文物修复 现代服饰 文化韵味 认知发展 米兰大教堂 修复过程 
《拉奥孔》:古典裸体美的转化
《世界文化》2024年第11期30-32,33,共4页余凤高 
油画《拉奥孔》(Laocoon)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希腊画家埃尔·格列柯(El Greco,1541-1614)在1610年至1614年的作品,创作的灵感来自于1506年在罗马出土的希腊化时期的雕塑《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Laocoon and His Sons)与古典神话和艺术。
关键词:希腊化时期 《拉奥孔》 埃尔·格列柯 拉奥孔 古典神话 油画 西班牙 
焦兴涛:寻找“被遗弃”的拉奥孔
《美术观察》2024年第9期128-134,共7页沙鑫 
艺术家焦兴涛是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焦兴涛的创作历程反映了他面对现代雕塑媒介语言和民族文化艺术时的自觉思考。2000年以来,焦兴涛创作了...
关键词:焦兴涛 当代雕塑 遗弃物 “结合”观 日常人文 
《百年孤独》与莱辛《拉奥孔》的诗画观
《杂文月刊(下半月)》2024年第1期0099-0101,共3页苏正宇 
概述莱辛在《拉奥孔》中详细论证了同为艺术的诗与画的区别。他认为诗是时间的艺术,表现的是连续时空中的动作,而绘画是空间的艺术,能表现一瞬间里空间中并列存在的物体。在此基础上,他对如何写诗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以 《荷马...
论《拉奥孔》“诗画异质”中的美丑思想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125-129,146,共6页张晓怡 
莱辛在《拉奥孔》辨析诗与画的界限时表达了他的美丑思想。莱辛认为,美和丑都具有物质形体和“一眼就可看遍”的特征,这是美丑存在的现实基础。当美和丑的题材进入艺术生产时,它们的属性会与作品价值形成内在冲突,这就要求物体的美丑转...
关键词:莱辛 《拉奥孔》 诗画异质 美丑思想 
有形与无形之间——莱辛“诗与画界限”解读
《文化学刊》2023年第12期220-223,共4页陈星 
莱辛曾在《拉奥孔》一书中以拉奥孔故事为例论述了诗与画界限的问题,但中国自唐宋以来就明确了“诗画一律”的命题。本文通过剖析莱辛的观点,对比莱辛与中国美学关于诗画关系观点上的差异,得出中西方美学家在此问题上产生了一种基于时...
关键词:莱辛 拉奥孔 诗画一律 中西美学 
重读《草枕》——以其与《拉奥孔》的互文性为中心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06-112,共7页王广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域外传播百年史(1807—1949)”(17ZDA195)的阶段性成果。
充满艺术论气息的小说《草枕》是日本国民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品之一,而《拉奥孔》是德国启蒙思想家莱辛的美学名著,两者均以“诗与画的界限”为中心展开美学的阐发。不过,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影响关系,虽然从书的命名到主题的表达都有...
关键词:《草枕》 《拉奥孔》 互文性 美学启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