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夫·埃利森

作品数:40被引量:8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谭惠娟陈超雷建国许炜孙淑丽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外语教学》《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外国文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现代主义视野下的T.S.艾略特和拉尔夫·埃利森被引量:2
《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9-19,共11页谭惠娟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美国非裔文学史>翻译与研究"【项目批号:13&ZD127】的阶段性成果
T.S.艾略特是英国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一员骁将,其创作主要表现19世纪末到20世纪欧洲的战争危机和现代人的道德瓦解。拉尔夫·埃利森是非裔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锋,其创作旨在争取黑人的身份地位和种族平等,使黑人文学融入白人主流文学...
关键词:T.S.艾略特 拉尔夫·埃利森 现代主义 埃塞俄比亚之风 人类秩序 
论拉尔夫·埃利森对神话仪式中黑白二元对立的解构——兼论拉尔夫·埃利森文学话语中的祖先在场被引量:9
《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87-96,共10页谭惠娟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化研究视野下的拉尔夫.埃利森文学研究"(项目编号:506000-S20501)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利森《无形人》的中心隐喻"无形性",是作者对美国黑人文化及其价值观长期思考的结果,这一隐喻标志着美国黑人文学创作由自然主义抗议小说,朝注重艺术美学的现代小说转向。这一转向着重表现在作者对欧洲黑白二元...
关键词:拉尔夫·埃利森 神话 仪式 黑白二元对立 解构 
詹姆斯·鲍德温的文学“弑父”与美国黑人文学的转向被引量:8
《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6期130-138,共9页谭惠娟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化研究视野下的拉尔夫.埃利森文学研究"(506000-S20501)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对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引路人、当时美国黑人文学的代表人物赖特进行了猛烈攻击,这一举动符合布鲁姆所说的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弑父”行为。鲍德温在文学上的“弑父”与他个人生活中的“弑父”情...
关键词:詹姆斯·鲍德温 理查德·赖特 拉尔夫·埃利森 弑父 美国黑人文学 转向 
论《看不见的人》的象征手法被引量:7
《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102-103,共2页张秀明 
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利森的代表作.它是一部高度象征性的小说,主要描写一个无名氏的黑人前半生的生活经历.它一经出版即引起轰动,被誉为美国小说中的杰作.这首先因为它超越了地域和种族的界限,探索了现代社...
关键词:《看不见的人》 主人公 拉尔夫·埃利森 象征手法 象征主义 艺术技巧 艺术手法 黑人作家 兄弟会 美国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