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球技术

作品数:21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沈时明冯洁李永安母顺碧更多>>
相关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乒乓世界》《校园足球》《中国学校体育》《中国科技信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乒乓世界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琳、王皓、柳承敏,哪一种正手适合你?
《乒乓世界》2019年第3期128-129,共2页
传统直板反胶打法亦可称为“单面拉”,源于上世纪50年代,以拉强烈旋转的弧圈球而起步。它将直板积极主动、灵活多变的特长和速度优势与弧圈球的旋转融为一体,逐渐取代了直板快攻,成为乒坛主流。时至今曰,直板反胶早已经脱离了“单面拉...
关键词:柳承敏 正手 马琳 王皓 拉球技术 50年代 积极主动 得分手段 
找教练
《乒乓世界》2016年第1期126-127,共2页
正手拉球,是乒乓球运动最基本的进攻技术之一,也是广大球友最为关心的技术环节,拉球技术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业余选手整体水平的提升。从本期开始,针对球友的困惑,我们将从拉球动作、击球时机、旋转处理等方面为大家分类整...
关键词:教练 正手拉球 进攻技术 乒乓球运动 业余选手 拉球技术 拉球动作 分类整理 
张继科技术特辑之握拍法及反手台内拧拉
《乒乓世界》2013年第4期86-87,共2页谢春英 
反手技术的握拍重在拿捏宽松 在中国选手中,张继科的握板方式是极其宽松的。通常来讲,用虎口夹紧球板,可以使拍形不会轻易晃动,增加击球时的稳定系数。所以,使用这种传统紧凑握法的中国选手较多。但是张继科的握拍在虎口处是极为...
关键词:反手技术 张继科 握拍法 稳定系数 拉球技术 对抗技术 选手 中国 
横板选手的反手拉球技术
《乒乓世界》2012年第3期96-97,共2页
赖佳新使用心得 1.反手拉球主要可以在发球抢攻环节使用,尤其是配合逆侧旋转的发球。在实战中,可以根据对手回球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进攻方式。如果对方来球的弧线比较高,而且便于自己身体在最佳的位置击球,那么可以直接发力...
关键词:拉球技术 反手 选手 横板 发球抢攻 前冲弧圈球 进攻方式 来球 
李嫱冰教球④:正反手拉球技术
《乒乓世界》2011年第9期104-107,共4页吕海波 边玉翔(图) 赵晖(图) 
本篇为大家介绍横板两面反胶的正反手拉球技术。作为一种最常见的进攻方式,拉球在实战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不管应对下旋球还是上旋球,不管要拉前冲弧圈还是加转弧圈,大家都要注重拉球动作讲究的是整体性和协调性。从腿、腰、大臂...
关键词:拉球技术 反手 进攻方式 拉球动作 协调性 上旋球 反胶 横板 
横板反手拉下旋球
《乒乓世界》2010年第11期88-89,共2页马凯旋 
本篇为各位球友呈现的是横板反手拉下旋球的动作解析。反手拉下旋球是横板打法极为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娴熟的反手拉球技术可以在接发球环节更具“侵略性”,尤其在前三板环节可以抢占先机,更好地为下一板衔接创造绝佳的机会。
关键词:拉下旋球 反手 横板 拉球技术 侵略性 接发球 前三板 动作 
“矛”与“盾”——关于乒乓球对立统一的哲学思考(下)
《乒乓世界》2009年第9期113-113,共1页李永安 
“直线”和“弧线”首先说明,我们所探讨的“直线“并不是乒乓球线路中的直线,而是挥拍轨迹的“直线”。为了形象地说明乒乓球的“直线”和“弧线”技术,我们利用直拍横打拉球技术的“直线”和“弧线”挥拍轨迹(如图5、6)进行对比...
关键词:乒乓球 对立统一 学思 拉球技术 直拍横打 直线 弧线 
女子横板反手台内拉球技术
《乒乓世界》2006年第7期90-93,共4页赵晖 
组图A为王楠的反手台内拉球。王楠擅长中近台的正反手相持,回球速度快。在接发球环节,王楠对于反手位的台内球,通常采用直接台内拉球,从而形成上旋球相持的强项技术。接发球时,王楠首先判断对方来球的落点,握拍手一侧脚向前插入...
关键词:拉球技术 反手位 横板 女子 身体重心 回球速度 接发球 王楠 来球 上旋球 
拉弧圈不收前臂
《乒乓世界》2004年第5期i028-i028,共1页ZORRO 
关键词:乒乓球 直臂拉弧圈 拉球技术 前臂 发力方式 
正手进攻技术的转换
《乒乓世界》2004年第5期i015-i015,共1页林仁布 马凯旋 
旋转不强的球应打上升期的后段,这样可以更好的利用对方来球的力量。如果来球旋转较强,要打球的最高点,击球的中部。
关键词:乒乓球 正手进攻技术 旋球技术 拉球技术 弧圈球 击球时间 手臂位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