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育性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旭王美云赵明李连禄张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解放军军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作物育种信息》《玉米科学》《华北农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生态因子对玉米多育性的影响被引量:5
《华北农学报》2010年第B08期128-132,共5页张欣 张宝石 赵明 李连禄 王美云 张旭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69B05)
利用在冀西北坝上高寒地区筛选出的不同多育性的玉米材料,研究了它们在坝上(春播)、河北香河(春播)、北京(夏播)和海南(秋播)等4个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双穗性状以及其他性状的表现,并初步分析了影响双穗性状的主要生态因子。结果表明:在4...
关键词:玉米 多育性 生态因子 
Golden Glow玉米群体的多育性和相关性状的遗传:Ⅰ.表型评价
《作物育种信息》2006年第4期17-17,共1页向平(摘译) 
人们从墨西哥玉蜀黍中驯化玉米时就已经开始对多育性(主茎发育穗枝的潜力)进行选择。因为单穗玉米有利于手工收获,所以直到20世纪早期的机械化前,人类的选择都偏爱单穗玉米。然而,多育性具有增强集约管理条件下胁迫耐性的潜能。本...
关键词:GOLDEN 玉米群体 遗传因子 多育性 相关性状 评价 表型 20世纪 形态性状 杂交后代 
Golden Glow玉米群体的多育性和相关性状的遗传:Ⅱ.基因型分析
《作物育种信息》2006年第4期17-17,共1页向平(摘译) 
异花授粉玉米群体Golden Glow(GG(MP)]为研究与多育性选择相关的形态和遗传变化提供了绝好的材料。在低密度下,GG(MP)的高代材料在形态结构方面极像玉米祖先——墨西哥玉蜀黍。本研究旨在:(1)筛选与控制多育性和相关形态性状...
关键词:GOLDEN 基因型分析 玉米群体 相关性状 遗传变化 多育性 形态结构 异花授粉 分子标记 形态性状 
三个玉米群体中的选择反应和遗传漂变
《作物育种信息》2005年第6期9-9,共1页谢国禄 
为了培育具有优良配合力的群体,在玉米中采用了相互轮回选择(RRS)。用自然传粉玉米群体Golden Glow(GGCO)的两个随机衍生群体GG(A)和GG((B)开始选择,我们对种子产量和种子水分进行了6轮全同胞相互轮回选择;我们的目的有3个,一是证...
关键词:选择反应 遗传漂变 玉米群体 Golden 世代均值分析 轮回选择 遗传多样性 种子水分 种子产量 基因作用 杂种优势 混合选择 配合力 多育性 近交 育成 
热带雨季和旱季条件下玉米多穗对产量的影响
《国外作物育种》2003年第3期23-23,共1页O.Brathwaite R.A.I.Brathwaite 邱敦莲 
关键词:热带雨季 热带旱季 玉米 多穗性状 产量 多育性 
Golden Glow玉米群体中多育性的24轮混合选择
《国外作物育种》2002年第5期40-41,共2页N.deleonJ.G.Coors 谢国禄  
关键词:GoldenGlow群体 玉米 多育性 混合选择 
玉米多育性研究被引量:2
《玉米科学》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赵明 石桂春 
很多研究表明 :玉米的多育性对提高产量潜力和氮肥利用率有着重要的作用。玉米多育性的遗传与控制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玉米的多育性主要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单穗×双穗是玉米多育性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主要...
关键词:玉米 多育性 隐性基因 产量潜力 氮素利用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