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

作品数:2848被引量:21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彭兆荣崔建勋李建国王天姿杨月秋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大学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乡镇论坛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老家喜事
《乡镇论坛》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裴振喜(摄) 
老家的大水缸
《乡镇论坛》2023年第30期44-44,共1页徐森宝 
小时候,家在农村,厨房的大灶台旁有一口圆形大水缸。那口大水缸高约1米,缸口直径约1.2米。水缸上宽下窄“肚子大”,盛满它要挑五担水,可供一家人五天的吃、喝、洗。那时候吃的是井水,担水要到生产队的大水井。5岁那年,父亲让我随他一起...
关键词:大水缸 大水井 小时候 生产队 
春天的脚步 迈过老家的村庄
《乡镇论坛》2022年第9期46-46,共1页陈青延 
“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看得浅黄成嫩绿,始知造物有全功”。春天的脚步轻盈地飘过上空时,路两旁的树开始吐绿,广场上孩子们的风筝飘荡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我知道,春天来了。当寒意还意犹未尽时,一阵轻风吹过,不经意间河边的...
关键词:春天来了 柳色 湖桥 
老家的春联
《乡镇论坛》2021年第6期45-45,共1页张浩 
随着春节的临近,大街小巷开始出现大大小小出售春联的摊位,已让人感觉到浓浓的过年气氛。春联,古人称之为“桃符”,也称对子、对联,一般为四字、五字、六字等多字句。宋代王安石有诗《元日》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
关键词:春联 千门万户 春风送暖 桃符 王安石 对联 字句 
老家新年
《乡镇论坛》2021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裴振喜(摄) 
老家的栗子香
《乡镇论坛》2020年第29期44-44,共1页曾海波 
“一林过雨芦花白,半壁疏云栗子黄。”空气中飘着糖炒栗子的芳香,勾起人的口腹之欲,让人忍不住顿足停步,来上一包香甜软糯的糖炒栗子。板栗人称“干果之王”,它不仅营养丰富还“性格坚强”,不怕干旱,小刺猬般的外壳包裹着一颗黄金般的...
关键词:板栗树 糖炒栗子 口腹之欲 营养丰富 坡地 
老家的枇杷树
《乡镇论坛》2020年第15期39-39,共1页徐新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又是枇杷成熟的时节,黄澄澄、金灿灿的枇杷挂满枝头的景象时不时在我的眼前闪现,我仿佛嗅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的香甜气息。小时候,老家的屋前有一棵枇杷树。那时枇杷树并不是太大,树干直直的,显得有点...
关键词:枇杷树 树叶 绒毛 
梦里老家祖源村
《乡镇论坛》2019年第15期45-45,共1页唐红生 
初夏的皖南,仙境一般。那山水、那田野、那乡村,混搭的色彩,迷人的最致,如诗如画。畅游了新安江,本想夜宿休宁县祖源村,因客满木能如愿,只得在屯溪入住不过夜逛老街,品味徽风古韵,也算弥补了缺憾。第二天一早即赴祖源。车沿着盘山公路...
关键词:新安江 休宁县 好奇心 村庄 皖南 初夏 
老家的土灶
《乡镇论坛》2018年第30期44-44,共1页张淑清 
老家的土灶很简单,用土坯垒成的,上面抹一层水泥压实,大铁锅都是父亲徒步从七里外的乡供销社买好扣在头上,顶回来的。土灶左下方放着风匣,旁边立着一口盛水的泥瓦缸,缸上趴着一只铁舀子。土灶右侧堆积着剁好的苞米秸秆,细细的刺...
关键词: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老家的土灶》 
老家的“红旗渠”
《乡镇论坛》2018年第26期43-43,共1页陈庆跃 
“今年的莲藕长势蛮好,每亩能多赚1000多元,这是沾了‘红旗渠’的光,藕田不仅不缺水,而且‘红旗渠’从长江引来的水带进沙粒到藕田,藕能长得白净。不信你看,”陈龙湾村民陈志敏不一会儿工夫从藕田里挖了一只四节藕,平摊在手上边...
关键词:红旗渠 农村 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