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

作品数:1111被引量:13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旸朱恒鹏丁志刚程菲悦中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新华通讯社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乡镇论坛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老农创办民俗馆 珍藏记忆守乡愁
《乡镇论坛》2021年第24期33-33,共1页徐志华 曾宇 
近日,笔者来到重庆市开州区城区附近的丰乐街道光芒村5组琵琶山民俗文化陈列馆,这里占地约120平方米,里面农耕器具、老旧家电、钱币邮票、古玩玉石等7000余件年代久远的展品,散发着历史的光泽。陈列馆创建人向良维正在馆内,修理着一件...
关键词:创建人 陈列馆 民俗文化 邮票 录音机 
古稀老农向村小学捐赠图书
《乡镇论坛》2021年第6期27-27,共1页王毛生 
为支持农村教育发展,为农村孩子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知识之窗,助力乡村振兴,今年1月12日,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银王村75岁的农民、老共产党员王营,将300余册儿童图书捐赠给银王村小学的孩子们。王营勉励孩子们要心怀感恩,勤奋学习...
关键词:捐赠图书 农村教育发展 平顶山市湛河区 图书捐赠 乡村振兴 村小学 曹镇乡 心怀感恩 
一位老农民的绿色“稻梦”
《乡镇论坛》2019年第32期43-43,共1页王建 
金秋十月,三江平原,金黄色的稻海,一望无际,一派丰收景象。在黑龙江省抚远市,玖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生态有机田的水稻已进入收割期,沉甸甸的稻穗低下了头,展示着丰收的喜悦。抚远市因黑瞎子岛而闻名,近年来旅游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黑瞎子岛 丰收景象 收割期 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抚远 三江平原 旅游业 生态有机 
放下锄头捡起书七旬老农使人敬
《乡镇论坛》2018年第24期40-40,共1页王毛生 
7月19日,第28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十大读书人物”颁奖活动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银王村七旬老农王营与《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雷海为等十人获此殊荣,王营是本届活动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者。
关键词:会展中心 颁奖活动 图书交易 中国诗词 平顶山市 河南省 博览会 湛河区 
土家老农的“根雕人生”
《乡镇论坛》2018年第18期40-40,共1页葛白水 
一个土家族的山区农民,对根雕艺术的追求如此虔诚,数年如一日,且能保持良好的创作状态,这是很难得的。笔者见到刚从田间归来的陈德显操起凿子和锯子在完成作品《舞狮人》的最后几道工序。
关键词:根雕艺术 土家族 人生 山区农民 创作状态 
老农写村史普通农民不平凡
《乡镇论坛》2018年第15期40-40,共1页郑智敏 
在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离龙虎乡不远的实乐村,有一位老人,他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收集古村历史。最近,他与人合作撰写的《实乐古村落史籍》面世了。该书洋洋洒洒20000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乡音乡愁,在书中使人梦回故里,大有划...
关键词:恭城瑶族自治县 平凡 农民 古村落 龙虎 
芦苇不谢幕 花甲老农营造候鸟天堂
《乡镇论坛》2016年第4期43-44,共2页阿友 
在安徽沿江湿地美丽的菜子湖畔,有一位66岁的离任老村主任王三益。为了守护鸟儿们的自由乐土,他倾尽积蓄,自贵100多万元建成占地1000平方米的全国首个民间湿地宣教中心,以此警醒前来参观的游客,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让...
关键词:芦苇荡 天堂 谢幕 候鸟 人类生存环境 湿地 村主任 保护 
“老农经”办“三农印记”展
《乡镇论坛》2016年第6期16-16,共1页顾日升 陆照兴 
位于江苏省兴化市钓鱼镇八尺沟村村委会的“三农印记”展览馆,被兴化市农工办列为全市农经干部教育基地。这里如同一座浩瀚的“三农”历史博物馆,由农村发展历程、重大政治运动、农业农村改革、农村经营管理四个部分组成,展馆由兴化...
关键词:“三农” 印记 农村经营管理 历史博物馆 兴化市 教育基地 农经干部 农村发展 
守护古廊桥的朴实老农
《乡镇论坛》2016年第3期19-19,共1页王建成 
在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鸾凤乡油溪村里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廊桥——承安廊桥,这座廊桥经历了400多年的风风雨雨,却保存得如此完好,不得不提起油溪村的村民傅庆辉。傅庆辉今年58岁,是土生土长的油溪村村民。他从年轻时,就对这座古廊...
关键词:廊桥 朴实 光泽县 南平市 福建省 保存 村民 
老农民张文明耕耘文明村
《乡镇论坛》2015年第18期16-16,共1页陈常领 薛海波 杜杰 
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万张镇接骨张村,老党员张文明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张文明今年83岁,是一名执教32年的退休教师。1950年,年仅19岁的张文明开始在自家小院里义务办“夜校”,而且从未收过村民一分钱。至今,已有1000余人从张...
关键词:文明村 农民 1950年 退休教师 嘉祥县 济宁市 山东省 老党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