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小说

作品数:538被引量:38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卫东谢昭新罗惜春傅晓燕戴永课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安徽文学(下半月)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诗意”及其悲剧性——论老舍小说《离婚》中的老李形象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8期40-42,45,共4页吴沁茗 刘恋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5SJB790)
本文重点分析《离婚》中的老李形象,从其出发研究老李所追求的"诗意"所对立的两大方面"离婚"和"活着"从而产生的悲剧性,以及老李这一形象所代表的当时苦闷彷徨小知识分子境遇的现实与文学意义。
关键词:诗意 悲剧 小知识分子 老李 
老舍小说中商人形象的角色地位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第11期14-15,共2页王蕊 吴效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商业叙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BZW143
商人形象是老舍小说中重要的一类人物形象。从角色地位来看,老舍小说中的商人有显性商人和隐性商人两种。这两种商人形象在小说的情节设置、人物关系和主旨表现方面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表现了那一时代商人的生存状态、商业发展和商业...
关键词:商人形象 显性商人 隐性商人 
从《离婚》《猫城记》看老舍小说的反讽艺术被引量:2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12期84-85,共2页陈园 
幽默不仅是老舍的风格,也是他文学思想的一部分,在《离婚》《猫城记》中,老舍的这种幽默以反讽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了。本文着重从言语反讽、情境反讽、结构性反讽三个层次上分析老舍《离婚》《猫城记》中所蕴含的反讽艺术。
关键词:老舍 反讽艺术 
现实主义光环下的遮蔽——从《记懒人》看老舍小说的现代特征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6期65-66,共2页肖芳 
"懒人"是一个象征式的虚构人物,是从其名字的字面意义反讽地引出的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索。世人对懒人"懒"的认定其实是以语言的方式对他异质性的剥夺和规训,而懒人则以拒绝说世俗的"话"、追求自我纯真的言说来保持人的本真状态,"静美"的...
关键词:世人  懒人 说话 
老舍小说中的悲剧意识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3期12-12,共1页滕倩兰 
相对于那些激烈的冲突与毁灭的悲剧而言,老舍更多地表现的是那些几乎无事的平庸的悲剧。这些悲剧大多来自苦难黑暗的现实生活,这些悲剧都和老舍对社会人生的把握有着直接的关系,他骨子里的悲剧意识来自于他对表现对象悲剧必然性的认识,...
关键词:老舍小说 悲剧意识 民族忧患意识 
试论老舍小说中的留学生形象及文化启示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10期44-44,共1页张学福 
老舍的一部分小说出现了以留学生为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他们与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率先垂范的形象有很大的区别,反映了文化的逆差现象。这些留学生在社会与时代的缝隙中挣扎,悲哀而矛盾地活着。从他的这些小说中可以窥探到近代以来中外文化...
关键词:老舍 留学生 文化 
异族面前的冷静——浅析老舍小说《二马》中的“他者”心态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4期3-4,共2页何志臣 
20世纪20年代,老舍和许多中国现代作家一样,都有异国漂泊的经历。与同时期其他在异国的中国作家相比,他并没有在黑暗中国与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巨大反差下自卑与沉默,也没有陶醉于其中不能自拔,而是用冷静客观的“他者”...
关键词:冷静 客观 批评 欣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