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史

作品数:16被引量:25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曙光张志兰袁海华曾庆涛李秋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物理学进展》《地质科学》《地学前缘》《地质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科学院专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柴北缘西段落凤坡南榴辉岩的冷却史:锆石和金红石年代学及微量元素温度计制约
《岩石学报》2024年第12期3830-3846,共17页于泽睿 孟繁聪 张建新 陈松永 申婷婷 李小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2049);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30340、DD20242125)联合资助。
金红石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是其重要来源之一。柴北缘西段鱼卡-落凤坡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是榴辉岩型金红石的远景区之一,但该类型金红石的保存条件仍不清楚。本文选择在落凤坡以南沙梁沟地区新发现的榴辉岩透...
关键词:榴辉岩 金红石 锆石 U-PB定年 柴达木北缘 
甘肃野牛滩岩体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及隆起-冷却史被引量:3
《西北地质》2013年第3期148-155,共8页李惠萍 邹治平 
甘肃省地矿局酒泉地质矿产调查队"地矿部典型矿床研究"(有色金属矿床No.40)
利用X光衍射、稳定同位素等多种手段研究,认为野牛滩岩体形成温度不高于600℃,岩体形成深度为4~5km,相当于大陆地壳上部壳层的下部。岩体形成时岩浆水与大气降水交换不充分,而且处于较低氧逸度环境。矿物包裹体成分说明岩浆水对成...
关键词:野牛滩岩体 物理化学环境 隆起冷却 甘肃 
鲁西北西向断裂系晚中生代活动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年代学研究被引量:18
《地质学报》2008年第9期1258-1273,I0003,共17页王先美 钟大赉 王毅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编号KZCX-SW-18-04)资助的成果
鲁西隆起区发育有大量的北西向脆性断裂。依据野外断裂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详细解析,认为北西向断裂系经历了早期的右行压剪、右行张剪,以及后期的左行压剪等不同性质的构造活动。由与北西向断裂活动相伴生的同期侵入岩体的K—Ar测...
关键词:北西向断裂 晚中生代 裂变径迹 冷却史 年代学 
应用裂变径迹不同模式约束岩体冷却史的初步探讨-以滇西独龙江岩体为例被引量:9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第2期422-432,共11页雷永良 龚道好 王先美 钟大赉 王雪松 张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4049,40702035)资助
在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来约束岩体冷却史的应用中,由于地质条件和磷灰石退火性质的限制,表观年龄往往不能直接代表特定地质事件的时间.利用封闭径迹的长度直方图模式和高程-年龄模式可定性地反映出岩体冷却史是否遭受过干扰...
关键词:裂变径迹 模式 冷却史 
赣南天门山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和冷却史及其矿床学意义被引量:2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7年第z1期348-349,共2页曾庆涛 毛建仁 张传林 赵希林 
  华南中生代花岗岩大面积出露,伴随大规模钨锡成矿,有学者注意到,华南地区壳源型花岗岩类的成岩作用与相关的成矿作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差[1-2].……
关键词:SHRIMP定年 冷却史 天门山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对江西会昌密坑山锡矿田成矿作用的启示被引量:22
《岩石学报》2006年第10期2444-2450,共7页邱检生 蒋少涌 胡建 Mclnnes BIA 凌洪飞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40221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13201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4-0459)的联合资助
密坑山锡矿田是南岭地区与火山-次火山作用有关锡成矿的典型代表。本文运用锆石 U-Pb、全岩 Rb-Sr 和辉钼矿Re一()s同位素之年方法,对该区成岩和成矿年龄进行了系统测定,并据此讨论了它们的成矿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密坑山岩体锆石 U-Pb ...
关键词:花岗质侵入体 放射性同位素定年 冷却史 锡成矿作用 江西密坑山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冷却史及折返机制被引量:58
《岩石学报》2005年第4期1117-1124,共8页李曙光 李秋立 侯振辉 杨蔚 王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75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373009;40173014)资助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及其围岩 T-t 冷却曲线显示了超高压变质岩的冷却史从800℃到300℃经历了三个阶段:两次快速冷却(226±3Ma 到219±7Ma 期间从800℃到500℃的第一次快速冷却,180~170Ma 期间从450℃到300℃的第二次快速冷却)和介于二...
关键词:超高压变质岩 冷却史 折返机制 大别造山带 
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白垩纪以来的抬升冷却史——低温年代学数据约束被引量:31
《岩石学报》2005年第4期1167-1173,共7页胡圣标 郝杰 付明希 吴维平 汪集旸 
国家重点基础岩浆发展规划项目(973)(G1999075504)资助
总计100个新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提供了从整体上探讨晚中生代以来抬升冷却史的年代学数据。这些切过东秦岭至黄陵背斜、穿过桐柏至扬子前陆冲断带以及大别和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带,南秦岭的裂变径迹年龄与扬子内的黄陵背斜相似,而北秦岭...
关键词:秦岭-大别-苏鲁 磷灰石裂变径迹 抬升剥蚀 冷却史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折返机制与华北-华南陆块碰撞过程被引量:48
《地学前缘》2004年第3期63-70,共8页李曙光 
古地磁研究表明华北和华南陆块的碰撞始于三叠纪初 ,止于晚侏罗世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大别山北部中—上侏罗统砾岩层中榴辉岩砾石的发现表明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形成于三叠纪初 ,并在中—晚侏罗世出露于地表。因此 ,超高压变质岩是在陆...
关键词:超高压变质岩 冷却史 折返机制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大地构造属性及冷却史被引量:10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11-16,共6页刘贻灿 徐树桐 李曙光 江来利 陈冠宝 吴维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Nos.497940 41;40 0 5 2 0 0 2 ;40 172 0 79及 40 0 72 0 70 ) ;安徽省地矿局项目
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大部分属印支期扬子俯冲陆壳 (下地壳 )的一部分 ;大致沿磨子潭 -晓天断裂附近分布的含榴辉岩、大理岩和变质橄榄岩的镁铁 -超镁铁质岩带可能代表扬子与华北 2个大陆板块之间的...
关键词:榴辉岩 大地构造属性 冷却史 大别山 超高压变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