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文学时代

作品数:39被引量:13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健黄浩顾明栋刘淮南吴小华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德克萨斯州大学深圳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中国比较文学》《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艺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后文学时代的文学:结构、类型、特征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4期14-15,共2页张法 
一、后文学时代的概念及其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类型和意义后文学概念,是为了对当今文学现象,作一更好的理论把握。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采用从历史演进角度所用的post(后)一词,标识了一个思想的巨大转向,整个思想界一片“后”旗飘...
关键词:后文学时代 文学概念 文学现象 中国和西方 历史演进 思想史 后现代 西方学者 
布斯《小说修辞学》后文学时代再批评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12期182-184,共3页党航宇 
西方著名文学批评家布斯的代表作《小说修辞学》自诞生以来,一直被奉为现代小说理论的经典著作。布斯理论起源于西方传统道德哲学,同时受芝加哥学派思想的影响,反对英美新批评主义孤立时空地对文本的批评,强调叙事道德的重要性。但是在...
关键词:《小说修辞学》 后现代 文学批评 
后文学时代IP类文创产品的受众认同和价值定位
《创作评谭》2023年第5期67-70,共4页田也 
近年来,文创与IP成为文化产业领域两个格外引人注目的词语。从字面上看,文创产品是文化创意产品,IP是指“知识产权”。随着时代发展与文化产业实践的不断深入,IP从单纯的知识产权缩写衍变为一种经过市场验证的情感载体和一种有故事内容...
关键词:知识产权 文化产业 情感载体 文创产品 大众文化 文化创意产品 市场验证 价值定位 
后文学时代的文学:结构、类型、特征
《当代文坛》2023年第4期4-14,共11页张法 
文学的起源和演进可分四个时代,前文学时代、泛文学时代、文学时代、后文学时代,由于文学在各文化中发展不平衡且各有特色,进入文学时代和后文学时代的时点,中西各异。后文学时代的文学,形成其结构的四大方面,不是成为实的结构,而乃成...
关键词:文学的历史演进 后文学时代的文学 四大场级 结构-类型-特征 
“真实论”的时代演进:政治、本真、消解与重建
《文艺争鸣》2022年第12期56-61,共6页周航 张安奇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为真实论在中国当代演变的起点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切入口。从毛泽东发表《讲话》到20世纪70年代,文学的真实基本上是以符合主流意识形态为标准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不同历史时期语境的变化,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20世纪80年...
关键词:文学真实 新时期以来 文学语境 后文学时代 真实论 《讲话》 市场经济地位 时代演进 
“后文学时代”的文学批评--刘大先文学批评实践论
《芳草(文学杂志)》2022年第3期189-197,共9页李蔚超 
一、两次超越转向:批评家刘大先的诞生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领域,刘大先的特殊性值得探讨。作为个案,观察刘大先的批评实践,可以察觉一位当代“文学批评家”的诞生、成长与文学场域、文学体制的关系,也可观察时代的文学风尚如何转化为批...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学 文学批评家 批评领域 文学体制 批评实践 文学场域 批评话语 行业权威 
消费读者和无限传播:论后文学时代文学史书写之新变
《当代文坛》2022年第1期159-165,共7页 
2021年浙江省校级项目“初探‘JF-Standard’与‘Can-do’的体系融合在日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2021064。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21世纪文学进入后文学时代发生了一系列新变:文学样式泛化,文学的审美娱乐功能突出,文学的整个创作、传播、接受过程都逐渐市场化。面对这种现象,以往的文学史书写规则基本上处于失语状态。互联网推动了文学生产力革新...
关键词:后文学时代 “新世纪”文学 网络文学 消费读者 无限传播 
“后文学”时代网络文艺的辩证批评——兼评《从后文学到新人文》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22年第1期102-109,共8页陈琰娇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电影中的青年形象与文化编码研究(1978-2018)”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9CZW041。
《从后文学到新人文》一书提出了“后文学”和“新人文”两个概念,前者指向纯文学危机之下的文化语境,后者则是对新的批评实践的呼唤。从传统文学形式的当下理解到新的文学经验的生成,作者通过11个批评案例给读者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如...
关键词:后文学 新人文 网络文艺 辩证批评 
虚拟的栖居:“后文学”时代的叙事主体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78-84,共7页段国重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美国文艺复兴文学中的主体间性伦理研究”(2016SJB750028)。
考察“后文学”时代的叙事主体,应从考察叙事者自身主体性出发,以网络空间赋予叙事者的独特主体经验为基础,考察其在虚拟空间中的时空体验、权力关系、心理状态,及其在真实空间中的身份焦虑、文化冲突、主体形成等因素,进而考察网络空...
关键词:虚拟空间 叙事主体 主体间性伦理 
从后文学到新人文--当代文学及批评的转折被引量:5
《当代文坛》2020年第3期65-76,共12页刘大先 
"纯文学"以强调审美自律、形式自足、观念自立、人性自由与个体表达本位为宗,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演进,文学如何应对现实、创造出自己的形式与话语,无疑需要纵深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全球视野,综合现代中国、革命中国和发展中国的不同语境生...
关键词:“后文学”时代 “纯文学”话语 当代文学及批评 新人文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