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油17

作品数:7被引量:2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超才王伟荣李延莉钱小芳茅一平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崇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市奉贤区种子服务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农业学报》《农村百事通》《上海农业科技》《农业科技通讯》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播期、密度、氮肥对直播油菜‘沪油17'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上海农业学报》2013年第3期67-69,共3页周燕 茅一平 陈旭 施善新 李秀玲 
上海市科委项目[073119-N-05]资助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影响直播双低油菜产量的农艺措施,并建立了双低油菜‘沪油17'直播种植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沪油17'直播栽培获得产量>2 250 kg/hm^2的农艺方案为:10月23-24日播种,密度41.25万~49.95万...
关键词:双低油菜 '沪油17’ 产量 直播 播种期 种植密度 施肥量 
油菜新品种“沪油17”全程机械化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1
《上海农业科技》2010年第5期72-73,共2页朱水章 金巧玲 郑华萍 
通过多年来对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笔者筛选出适宜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油菜新品种"沪油17",形成了"沪油17"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农机、农艺配套的栽培技术体系。
关键词:沪油17 特征特性 机械化生产 栽培技术 
“沪油17”迟栽超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上海农业科技》2010年第1期63-63,65,共2页曹泉方 邹文奎 孙超才 季新荣 邹海翔 
"沪油17"是上海市农科院培育的双低油菜国审新品种,具有产量高、潜力大、品质优、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浙江南浔地区从2003年开始引种,2004年开始研究"双稀双发"集成创新超高产栽培技术,"沪油17"攻关田3年内每667m2产量都超过300k...
关键词:沪油17 栽培技术 双稀双发 超高产 
油菜新品种“沪油17”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上海农业科技》2009年第1期59-59,共1页陈春雷 
“沪油17”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采用品种(系)间杂交方法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2005年通过上海市油菜品种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油菜品种审定。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关键词:甘蓝型双低油菜 品种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要点 新品种 上海市农科院 品种审定 品种(系) 杂交方法 
适应机械收获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7号
《农村百事通》2007年第13期30-31,共2页孙超才 
“沪油17号”油菜2005年1月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
关键词:双低油菜 机械收获 新品种 品种审定 上海 
适应机械收获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7号的选育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07年第5期27-28,共2页孙超才 王伟荣 李延莉 钱小芳 
目前.我国油菜生产方式.特别是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以稻后移栽和人工收获为主.已育成的双低油菜品种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油菜完全成熟时角果易爆裂,抗脱粒性差。不适应机械收获。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机械收割油菜面积在沿海经...
关键词:双低油菜 机械收获 新品种 选育 经济发达地区 油菜品种 农村劳动力 人工收获 
适应机械收获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7的选育被引量:15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年第3期16-17,共2页孙超才 王伟荣 李延莉 钱小芳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沪农科攻字2004-2-13)
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7系采用品种(系)间杂交和回交方法育成的。种子含油量42.64%。芥酸含量0.68%,硫苷含量26.46μmol/g。该品种抗落粒性强,适合于机械收获。上海市油菜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346.0kg/hm2,比对照汇油50增产21.8%,...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双低 抗落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