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腰傣

作品数:364被引量:28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银兵吴乔解晓丹周晓红苟双晓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玉溪师范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民族艺术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作用及发展对策——以新平县花腰傣的民俗文化旅游为例被引量:3
《民族艺术研究》2018年第4期123-132,共10页段红坤 朱贵荣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旅游经济对花腰傣传统文化影响的调查研究"(09Y039)的阶段性成果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2018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为二者的融合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新平县以"花腰傣"为品牌的民族文化旅游已经开展了近20年,其服饰、民居和传统节日成为其民族文化旅游的亮丽名片。在文化和旅游...
关键词:民俗旅游 花腰傣服饰 文化自觉 传承 
云南民族民间舞蹈选登傣族花腰傣支系民间舞蹈
《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从舞台回归田野——云南花腰傣舞蹈发展探寻被引量:6
《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第6期59-65,共7页唐白晶 
花腰傣是生活在云南红河流域的傣族支系,是古滇国贵族的后裔。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原因,花腰傣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舞蹈早已失传。近年来,经过专业舞蹈工作者的努力,花腰傣舞蹈不仅涌现于舞台,更形成了其独特的舞蹈文化。本文主要研究云南花...
关键词:花腰傣 民间舞蹈 舞台创作 田野 发展 
花腰傣口头叙事文艺作品与族际文化交流
《民族艺术研究》2009年第3期77-79,92,共4页余光荣 
民间口头叙事文艺作品以活态文化的方式承载着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本文以花腰傣民间口头叙事文艺作品为切入点,探讨红河流域多民族杂居区域内花腰傣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关系,从中可以看到花腰傣以特有的民间叙事文艺作品呈现出的与其...
关键词:花腰傣 口头叙事文艺作品 文化交流 边界 
花腰傣女子服饰的美学铺排被引量:3
《民族艺术研究》2007年第6期33-35,共3页吴侠 
花腰傣虽支系不同,但其服饰都以斑斓的色彩、绚丽的条文、五色的缨穗、雪亮的银泡为特征。其斑斓的配色、灵动的佩饰及层层叠叠的穿着方式等大有美学意味。
关键词:花腰傣 女子服饰 美学 
电影《花街节少女》剧照选登
《民族艺术研究》2007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中国云南哀牢山麓,居住着一支傣族支系,人们形象地称呼他们为“花腰傣”。故事片电影《花街节少女》由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拍摄,讲述花街节上美丽的花腰少女和英俊的汉族小伙邂逅相恋、相爱的故事。
关键词:电影制片厂 少女 选登 中国云南 云南民族 故事片 哀牢山 花腰傣 
新平花腰傣南碱村“傣卡”的原始宗教调查被引量:5
《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第4期54-58,共5页徐菡 
生活于新平的花腰傣与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其他地区的傣族相比较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他们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或内地汉传佛教 ,其信仰体系是超自然的万物有灵崇拜。本文作者实地调查了新平南碱村的“傣卡” ,对其原始宗教体系的基本特...
关键词:傣族 原始宗教 信仰 
花腰傣与古滇国的渊源关系被引量:3
《民族艺术研究》2001年第5期44-49,共6页孙钧 
文章以生活在元江中游新平、元江两个自治县境内的近 7万花腰傣为主线 ,研究他们的民族性与大自然相依相生的情况 ;介绍花腰傣傣雅、傣洒、傣仲、傣卡、傣那等亚支系 (自称 )的由来 ;探讨花腰傣与整个傣族大家庭的族源和历史文化 ,共同...
关键词:花腰傣 滇国 发掘 南人 青铜文化 支系 傣族 文章 民族性 观点 
傣乡花街比美被引量:1
《民族艺术研究》1991年第5期82-83,共2页刘体操 孙军 
巍峨苍翠的哀牢山,清澈的元江水,养着一个美丽的民族——花腰傣。她们是傣族一个支系,自称傣雅、傣卡、傣洒和傣仲。服饰古老雅致、精美华贵,用彩带束腰而被为“花腰傣”。 居住在新平、元江县境内的六万多花腰人,至今仍流传着隆重的花...
关键词:花腰傣 傣雅 花街节 小卜少 寨门 元江县 青年男女 
玉溪地区美术作品选登
《民族艺术研究》1991年第5期84-84,共1页
关键词:美术作品 赵宋生 花腰傣 柏华 滇中 张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