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陆台

作品数:34被引量:17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沈保丰骆辉卢良兆徐学纯李树勋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吉林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冶金部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科技通报(内刊)》《地质力学学报》《科学通报》《地域研究与开发》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型水库主养草鱼、鲤鱼高产高效试验
《河北渔业》2012年第6期26-27,共2页李伟 
延长县地处延安市东部,延河下游,位于北纬36°13′17″-36°24′20″,东径109°33′4″-11°29′43″之间,国土总面积2 368km2,地质属华北陆台的鄂尔多斯地台,黄土高原丘陵地貌。全县沟壑纵横,植被较差,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
关键词:高产高效试验 主养草鱼 小型水库 鲤鱼 黄土高原丘陵 鄂尔多斯 华北陆台 黄河中游 
内蒙古长山壕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被引量:2
《矿床地质》2010年第S1期585-586,共2页李义明 王建平 李赞 彭润民 江向东 张雁敏 柳振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403503);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专项"覆盖区矿产综合预测";教育部"111"计划(B0711)
长山壕金矿位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境内,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中元古界白云鄂博裂谷带西段,地处高勒图与合教-石崩断裂带所夹持的区域。该矿完成勘探时间相对较晚,研究程度低,因此本文通过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分...
关键词:成矿流体特征 金矿床 石英流体包裹体 内蒙古 成矿流体来源 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 黄铁矿 比鲁特组 白云鄂博 华北陆台北缘 
华北陆台北缘糜棱岩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被引量:1
《地质找矿论丛》2008年第4期310-313,共4页李宏臣 
以排山楼金矿床和八亩地金矿点为例,总结了华北陆台北缘韧性剪切糜棱岩型金矿的地质特征:①地处地体边界的多期复杂活动带;②韧脆性剪切富集金,矿化局限于糜棱岩内;金矿与韧性剪切糜棱岩二者同生;③含金纹带状集合体组成主要为细粒石英...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 糜棱岩型金矿床 华北陆台北缘 
辽宁兴城台里海滨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7期258-260,共3页寇林林 钟康惠 迟效国 周燕 
辽宁兴城台里海滨地区出露的太古宙变质岩系是华北陆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对此地区的花岗质糜棱岩所做的Rb-Sr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本区最后的一次区域性韧性变形发生的时期是2412±98Ma,属于建平群的构造事件,此次变质变形事件...
关键词:华北陆台 Rb-Sr法 同住素地质年代学 韧性变形 
华北陆台北缘金矿类型及成矿区带被引量:4
《地质找矿论丛》2001年第3期167-172,205,共7页李宏臣 
原冶金工业部重点科技项目 ( 0 7-14 )部分成果
根据华北陆台北缘金矿的赋存部位和富集特点 ,划分出 9种金矿类型。金矿的形成主要受韧性剪切带控制 ,多形成于韧脆性剪切带的上部 ;金的迁移和富集经历 3个阶段 :( 1)地体表壳岩矿源层形成阶段 ;( 2 )地体拼贴期韧性剪切带形成阶段 ;( ...
关键词:金矿床 矿床类型 成矿区带 华北陆台 韧性剪切带 控矿构造 古生代 
华北陆台基底构造格局研究现状一瞥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000年第1期54-63,共10页刘新秒 
专家们对华北陆台早前寒武纪基底构造格局形成与演化的认识既有共同点又有分歧。共同点是太古宙为形成刚性小陆块的时期 ,其成因可能与地幔柱的垂直增生有关 ,如TTG质岩类的大量增生与侵位。小陆块的构造拼合形成华北克拉通的主体。分...
关键词:华北陆台 基底构造格局 形成 演化 陆台 
华北陆台北缘前寒武纪基底构造与陆台演化被引量:4
《地质找矿论丛》1999年第3期1-9,共9页胡桂明 
冶金工业部"八五"重点科技项目
华北陆台北缘“基底”是由不同时代、不同特征的独立的构造单元组成的。它们原岩主体是以花岗质为主的深成侵入杂岩,层状岩石呈不同尺度的包体包镶在其中。这些构造单元是由构造原因。
关键词:华北陆台 基底构造 陆台演化 前寒武纪 
华北陆台北缘前寒武纪基底构造格架被引量:1
《现代地质》1999年第2期211-212,共2页胡桂明 
地层是地壳演化的具有时序性的岩石记录。依据地层的时空分布,已有效地建立了元古宙以来地壳演化史的时空体系。但运用地层学原理和方法,试图在太古宙建立其时空体系时却遇到了困难。华北陆台北缘的上地壳构成可明显地划分为基底和盖...
关键词:华北地区 陆台 前寒武纪 基底构造格架 地壳演化 
华北陆台早前寒武纪变质地质动力学与构造变形研究被引量:1
《地质科技通报(内刊)》1998年第9期55-56,共2页卢良兆 杨振升 
关键词:陆台 早前寒武纪 变质地质动力学 构造变形 
华北陆台中段吕梁期的SW-NE向碰撞──晋蒙高级区孔兹岩系进入下地壳的构造机制被引量:76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1998年第3期28-50,共23页吴昌华 钟长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472141
华北陆台北部近千公里的麻粒岩带并非同为太古宙的同一地体,其东不含孔兹岩系的冀东地体是太古宙古陆,其西含古元古代孔兹岩的晋蒙高级区是吕梁期的碰撞带。孔兹岩系在鄂尔多斯古陆北缘和东缘周边分布,也在冀东古陆西缘分布,分别是...
关键词:华北陆台中段 孔兹岩系 吕梁运动 SW-NE向碰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