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流模式

作品数:321被引量:2130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俞永强张铭刘海龙曾庆存周天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气象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IAP AGCM 4.1对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预报技巧评估被引量:4
《气象科学》2018年第4期489-497,共9页陈子煊 林朝晖 江志红 俞越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重点项目(GYHY20140602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27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75095)
基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新一代大气环流模式IAP AGCM 4.1共30 a(1981—2010年)的集合回报试验结果,评估了模式对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预报技巧。分析结果表明,模式总体上可以较好地再现出淮河流域夏季平均降水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
关键词:IAP AGCM 4. 1大气环流模式 季节预测 淮河流域 夏季旱涝 面雨量 
大气环流模式PIAP3物理过程对温度的调整关系分析
《气象科学》2015年第3期279-288,共10页王丽琼 左瑞亭 李崇银 于坤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956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75071)
对大气环流模式PIAP3进行了30 a季节运行,对其物理过程的温度调整倾向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大气总辐射效应以冷却为主,长波辐射温度倾向与温度本身具有负反馈关系,与云量有正反馈关系。太阳短波辐射加热倾向直接反映了太阳直射点冬...
关键词:温度 大气环流模式(PIAP3) 物理过程 
IAPⅢ模式中夏季风建立的流场能量强度指数分析
《气象科学》2010年第5期597-604,共8页张铭 左瑞亭 张东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0233027)
本文采用IAPⅢ模式输出的10模式年资料,计算了夏季风建立期间的流场能量强度指数(即变差度、相似度、场比幅、季风强度指数和突变度),主要结论有:利用相似度可客观确定模式中南海夏季风建立的预兆日期。在南海、南亚夏季风建立及江淮入...
关键词:IAPⅢ大气环流模式 夏季风建立 流程能量强度指数 变差度 相似度 
热带太平洋SST异常对IAP-9LAGCM年际变率影响的模拟被引量:4
《气象科学》2006年第1期58-65,共8页薛洪斌 张铭 王业桂 
国家自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40233027)资助
通过1960~1989年实测的热带太平洋(30.5°N^30.5°S,120°E^70°W)SST(热带太平洋区域以外用气候平均值)强迫AGCM得到的结果,以此来研究热带SST的变化对全球大气环流年际变化的影响。首先,我们分析了南方涛动,分别给出了Tahiti和Darwin...
关键词:大气环流模式 年际变率 奇异值分解 
陆地表面复杂过程模式中耦合植物生态过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气象科学》2002年第1期119-126,共8页张佳华 陈开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990 0 0 8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 NKBRSF Project( 1 9990 4 34 0 0 );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 ( KZCX1 -1 0 -0 7)资助
植物生态过程在陆面过程模式起重要作用 ,本文从陆面过程的发展历程分析植物生态过程与其耦合的状况 ,包括在耦合过程中先后出现的孤立的物理过程模式、简单的耦合生物过程模式、机理的植物生理 -生物化学耦合模式、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
关键词:陆面过程模式 植物生态过程 耦合过程 大气环流模式 植物生理 生物化学 
青藏高原潜热感热、地形高度与我国冬、夏季温度的可能影响被引量:10
《气象科学》2001年第3期291-298,共8页吴凌云 余志豪 
国家攀登 (B)项目 :<青藏高原地气系统物理过程观测和理论研究>的资助
利用改进后的大气环流谱模式 (简称 SF- AGCM)进行长时间积分 ,分别在青藏高原冬季感热、潜热减少 ,夏季感热、潜热增加和地形减半等三种情况下 ,求出其相应的我国温度情况。结果表明 :夏季感热、潜热增加 ,相应次年我国冬季普遍温度升...
关键词:青藏高原 地形高度 感热 潜热 温度 中国 冬季 夏季 大气环流模式 
一个海气耦合环流模式中的ENSO循环特征及控制机理被引量:3
《气象科学》2000年第3期389-399,共11页赵珊珊 杨修群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9980 40 90 0项目第一部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96 - 90 8- 0 2 - 0 3
本文利用中科院大气所两层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和十四层热带太平洋模式的耦合环流模式 10 0年积分中的后 30年的月平均输出资料 ,通过分析海表面温度、上层海洋热容量和海表面高度异常的年际变化 ,揭示了模式 ENSO循环 (包括其产生、发展...
关键词:海气耦合模式 ENSO循环 “时滞振子”机制 
含雪—气相互作用的大气环流模式及其青藏高原积雪模拟被引量:13
《气象科学》2000年第3期289-297,共9页余志豪 李海盛 
青藏高原地气物理过程观测和理论研究项目!(攀登 ( B)计划 )资助
本文将 BATS方案的一些简化结果 ,引入到 GCM( R15L9)中 ,使得积雪也作为模式的一个预报量 ,实现了雪、气间可以相互作用。此种改进的模式 ,文中称作 SF— GCM。在模式中 ,积雪变化不仅体现在覆盖面积和反照率上 ,还能计算出相应的积雪...
关键词:高原积雪 雪-气相互作用 大气环流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