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流器

作品数:68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王树锦秦运文严建成姚良骅施嘉儒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再造一颗太阳
《学与玩》2023年第10期24-25,共2页马之恒 
2023年8月底,中国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三号”首次实现了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这标志着中国的可控核聚变研究,抵达了新的里程碑。掌握核聚变的能量,或许是人类在获取电能这条漫长征途上的终点。尽管...
关键词:等离子体电流 高约束模式 可控核聚变 万安培 环流器 新的里程碑 
“种太阳”团队:点亮中国第一盏“聚变之灯”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2022年第9期43-43,共1页
为了实现“人造太阳”这一梦想,一个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高精尖科研团队,用青春与智慧书写了科技报国的新时代篇章。他们被誉为“种太阳”团队。这个团队,就是荣获第二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人造太阳"中...
关键词:科研团队 五四奖章 装置研制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点亮 太阳 高精尖 环流器 
点亮“人造太阳”
《中国青年》2022年第11期64-64,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是我国重大基础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2020年12月4日14时02分,中国迎来了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一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我国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
关键词:重大基础研究 自主设计 托卡马克装置 人造太阳 聚变堆 环流器 HL-2 坚实基础 
在中国点亮第一盏“聚变之灯”——记“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研制团队
《国防科技工业》2022年第6期34-35,共2页罗旭 
能源短缺,是日益严峻的全球性挑战。能否在地球上造出“人造太阳”,为人类提供清洁、稳定的能源?这一问题,困扰了全世界几代科学家。为了实现“人造太阳”这一梦想,一个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高精尖科研团队,用青春与智慧书写了科技报国的...
关键词:五四奖章 能源短缺 科研团队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全球性挑战 装置研制 人造太阳 环流器 
精益求精筑能源梦想 技术领航谱聚变华章
《中国共青团》2021年第24期58-59,共2页 
2020年,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中国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技术,为我国核聚变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了坚实基础。2M建造过程中,一支高标准、...
关键词:托卡马克装置 精益求精 设计与建造 青年队伍 环流器 高标准 
我国最高参数“人造太阳”建成
《科学新闻》2021年第S01期19-19,共1页林落(整理) 
2020年12月4日,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院自主设计建造的我国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正式建成放电,标志我国正式跨人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前列,HL_2M将进一步加快人类探索未来能源的步伐。
关键词:自主设计 可控核聚变 中核集团 核工业 环流器 未来能源 人造太阳 HL-2 
段旭如:“人造太阳”已然可期
《中国核工业》2021年第3期29-31,共3页余诗君 
2020年底,新一代先进核聚变研究装置一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建成并成功实现首次放电。一时间,网络上关于“人造太阳”的新闻,成了老百姓关切的话题。“是不是晚上也有个人造的太阳在天上,比月亮还亮一些?”有一次,全国政协委员、核工...
关键词:核聚变研究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出租车 人造太阳 全国政协委员 环流器 新闻 乘客 
发明一个“人造太阳”意味着什么?
《中国故事(传统)》2021年第1期28-29,共2页张均斌 
2020年12月4日14时02分,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项目负责人刘永说,HL-2M主要是用来开展高参数、高性能条件下的可控核聚变研究的,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问鼎人类终极能源,再造一...
关键词:可控核聚变 ITER 环流器 项目负责人 太阳 
前沿科技
《新疆农垦科技》2020年第12期I0002-I0002,共1页
我国最高参数“人造太阳”在成都建成在成都西南角,我国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2020年12月4日正式建成放电,标志我国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前列,HL-2M将进一步加快人类探索未来能源的步伐。目前全球...
关键词:核聚变研究 可控核聚变 前沿科技 自主知识产权 环流器 模拟实验平台 HL-2 未来能源 
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实现首次放电被引量:1
《国防科技工业》2020年第12期48-50,共3页张均斌 
太阳之所以能发光发热,靠的是其内部发生的核聚变反应。因此,核聚变装置被人们形象地称作"人造太阳"。根据我们国家核工业中长期的发展远景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实现核聚变能的应用,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着诸多挑战。12月4日,新一代"人...
关键词:托卡马克装置 核聚变反应 受控核聚变 核聚变能 核聚变装置 环流器 磁约束 核工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