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考验

作品数:289被引量:12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喻海松胡云腾周加海郭书山潘家永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郑州大学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法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建立缓刑担保制度的若干设想被引量:1
《现代法学》1996年第1期100-102,共3页钟心廉 
建立缓刑担保制度的若干设想钟心廉本文所称的缓刑担保制度,是泛指旨在实现对缓刑犯的教育改造,确保缓刑考验有效实施的各项考察、监督、约束制度的总和.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宣告缓刑.缓刑犯由所在单位或基...
关键词:缓刑犯 缓刑考验 担保制度 第三人担保 教育改造 提供保证金 有效实施 特定义务 缓刑保证金 违法犯罪行为 
论缓刑与保护管束制度被引量:7
《现代法学》1995年第4期19-22,共4页邓自力 向革 
论缓刑与保护管束制度邓自力,向革从现行世界主要国的立法看,无论是坚持报应刑论还是主张教育刑论,都不得不承认缓刑制度的存在价值。因而普遍为各国立法所采用,但因各国国情不同,缓刑制的样态也有差别,大体可归为以下二种模式:...
关键词:缓刑犯 保护管束制度 缓刑考验期 缓刑制度 缓刑保证金 缓刑宣告 原判刑罚 基层组织 人格调查 法定义务 
缓刑期满后再犯新罪可构成累犯被引量:1
《现代法学》1989年第6期51-51,共1页彭俐萍 
我国刑法理论界普遍认为: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间内,除了接受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的考察外,仍享有宪法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如果犯罪分子于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再犯新罪,缓刑考验期满,就意味着原判刑罚免予执行或没有执行过刑罚,而不能认为...
关键词:缓刑考验 刑罚执行完毕 犯罪分子 预防犯罪 特殊预防 新罪 一般预防 缓刑制度 基层组织 我国刑法 
累犯构成新探
《现代法学》1985年第4期23-24,87,共3页姜代境 钱友美 
我国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免以后,在三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这条规定,明确规定了累犯的概念。
关键词:刑罚执行完毕 累犯 我国刑法 缓刑制度 犯罪分子 有期徒刑 从重处罚 缓刑考验 新罪 构成条件 
缓刑是一种重要的刑罚制度
《现代法学》1980年第3期31-33,共3页王根明 
缓刑作为一种刑罚制度,规定于刑事法律之中,在西方,首先见于北美波斯顿州一八四○年的缓刑法,但当时,只适用于少年犯罪。到一八八九年经国际刑法会议讨论通过,才确立为一种刑罚制度,先后为各国所采用。在我国,早在《周礼》中就有“缓刑...
关键词:缓刑考验 刑罚制度 我国刑法 改造罪犯 预防犯罪 社会危害性 重新犯罪 国际刑法 少年犯罪 刑事法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