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

作品数:1683被引量:111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魏克伦张家骧王茂贵郭杰郭铭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峰峰矿务局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临沂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年第2期97-97,共1页苏保玲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分析 常见 寒冷损伤 新生儿时期 严重疾病 99年 情况 死亡原因 
温度管理对新生儿硬肿症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年第S1期98-99,共2页白玮 张斌 余惠云 张家凤 
目的 降低新生儿出生后低体温引起的新生儿硬肿症。方法 以2000年5月-2003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715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通过加强新生儿降生前后各个环节的温度管理,尤其是采取预防性综合保暖措施,对新生儿硬肿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
关键词:温度管理 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的综合治疗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年第S2期65-65,共1页窦月玲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病,是危及新生儿健康的严重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生活水平的提高,全身硬肿逐渐减少,而发生于臀、大腿、会阴等部位的局部硬肿却时有发生。通过治疗原发病、加强护理等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我院...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 综合治疗 新生儿健康 加强护理 定效 新生儿期 奶量 丙种球蛋白 治疗体会 原发病 
新生儿局部硬肿发生原因与处理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年第S1期98-98,共1页谭启明 
新生儿硬肿症常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为特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及保暖措施的多样化,近年来,新生儿硬肿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局部硬肿时有发生,见于会阴、臀部、双腿,而面颊、眼睑...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 发生原因 皮肤 腋温 重度窒息 寒冷损伤 保暖措施 早产儿 力差 肾功能 
热带地区新生儿硬肿症病因探讨被引量:2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年第1期95-96,共2页刘海平 梁慧瑜 
目的 :了解热带地区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原因 ,以便更好地防治新生儿硬肿症。方法 :对最近 6年我院收治 6 0例新生儿硬肿症 ,根据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分为低温组、常温组 ,另根据出生时胎龄大小 ,分为早产组、足月组 ,对其发生率进行统计分...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 病因 热带季风气候 
62例新生儿住院后皮肤硬肿临床分析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1年第3期97-97,101,共2页徐龙 唐红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 诊断 治疗 
106例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年第S1期75-75,共1页杜金华 张致丽 安艳新 
本院儿科自1986年1月~1996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1040例,死亡106例,病死率10.2%。 临床资料 新生儿死亡病例中,男72例,女34例,男女之比2.1:1。其中足月儿72例(67.9%),早产儿34例(32.1%);病儿来自农牧区60例(56.6%),城区46例(43.4%)。
关键词:死亡原因分析 住院新生儿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 病死率 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败血症 早产儿 新生儿颅内出血 死亡病例 
新生儿硬肿症血清尿素氮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年第4期82-82,共1页刘兰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 血清尿素氮 诊断 
胃肠道外营养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年第2期95-95,94,共2页李君霞 
本文对 34例中度以下新生儿硬肿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辅用胃肠道外营养支持疗法 ,与常规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1 2 % ( 31/ 34) ,常规组 7 9% ( 19/ 2 8)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治疗组较常规组硬肿...
关键词:胃肠道外营养 新生儿硬肿症 治疗 
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改变的临床意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9年第5期81-81,共1页苏赞彩 许逢明 周毅虹 陈铭珍 
为了解新生儿患儿肾小管功能变化,应用ELISA法检测36 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结果显示硬肿症患儿尿RBP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 ,中、重度硬肿症组均高于对照组( P<0 .05 ,P< ...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 视黄醇结合蛋白 肾小管损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