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小说

作品数:70被引量:10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轶刘仲国何言宏肖佩华范伯群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学习与探索》《南方文坛》《飞天》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文学理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池莉小说中的“市民”形象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63-64,共2页王敏 
池莉作为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向我们展现了武汉新一代市民的形象,笔者从题材选择上和叙事手法上介绍武汉市民的日常生活,从武汉市民形象中了解池莉对武汉新市民那种脚踏实地、不屈不挠和充满理想的精神风貌,并且对这种精神加以赞扬和认...
关键词:池莉 新市民小说 叙事手法 
新市民小说的崛起与市民文化精神的凸显——兼谈“王朔与池莉现象”
《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25-27,共3页肖佩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市民小说崛起,王朔、池莉等人开启了充满市民文化精神的文学空间。然而,诸多研究多以西方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等时尚、热点理论话语来解析中国当代新市民小说和“王朔与池莉现象”,而忽略了它们生成...
关键词:新市民小说 市民文化 王朔 池莉 
世纪末文学:创作主体性的沉沦被引量:1
《创作与评论》1997年第2期10-13,共4页季水河 
世纪末文学:创作主体性的沉沦季水河这是一个主体性沉沦的时代。在八十年代中期,主体性曾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然而,到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文学主体性”已被人冷落。历史已进了又一个“主体性”没落和沉沦的时代。八十年代末和...
关键词:创作主体性 世纪末文学 新历史小说 文学作品 八十年代 文学创作 爱情 九十年代 “新市民小说” 理论与创作 
成熟作家的标志
《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3期66-66,共1页
作家梁晓声在《“我拒绝了一部分生活”》(《文艺报》1996年3月1日)一之中指出: 搞大块大块文章的争论我觉得太浪费才气、精力和时间。老实说,文坛上那点事不值得关心。有人说“面向生活,背靠文坛”,我很赞成。
关键词:作家 面向生活 大块文章 新市民小说 梁晓声 文学思潮 文学和社会 新写实 评论 社会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