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文学

作品数:46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爱民曾真毛宣国贺立华杨经建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史哲》《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中国文学研究》《当代文坛》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寻求诗歌批评的生命感与真实性
《长江文艺》2024年第7期142-144,共3页卢桢 
谈起今天的文学批评,尤其是对21世纪文学的整体状况把握,很多评论家保持了统一的论调,即认为21世纪以来的文学并未与上世纪90年代拉开显著的美学距离,它更大意义上是世纪末文学的内在延伸,并在不同文体的各个内在向度上持续发展,在生长...
关键词:新世纪文学 诗歌批评 跨媒介 生命感 世纪末文学 文学批评 叙事性 美学距离 
阿瑟·梅钦的俄耳甫斯主义小说
《第欧根尼》2023年第2期88-104,150,151,共19页萨缪尔·孔克尔 谈方(译) 
俄耳甫斯主义一词经常被用作“神秘主义”的同义词,长期以来一直与文学领域的诗歌或戏剧体裁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关于世纪末文学的众多研究文献中,关于这种艺术哲学在小说体裁中的应用研究尚未出现。这很可能是因为“俄耳甫斯小说”这一...
关键词:艺术哲学 世纪末文学 俄耳甫斯 神秘主义 同义词 小说体裁 研究文献 戏剧 
反科学主义与“世纪末”文学的“时空”意识重构
《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5期180-188,共9页马翔 
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优势特色学科重点支持课题(22YSXK03ZD);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9NDJC196YB)。
“世纪末”在时间概念上特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处于转型期的西方文学此时产生两股审美潮流,分别是“复归自然”的原始主义和“逆反自然”的颓废主义。看似完全相反的两股潮流共同成为工商文明的批判者,两者的批判性很大程度上基于对科...
关键词:世纪末 原始主义 颓废主义 时空意识 科学主义 
谷崎润一郎与欧美世纪末文学
《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27-129,共3页曾真 
唯美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其源头在西方,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主义思潮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自然受到西方文学的深刻影响。但西方给他带来的影响与其说仅仅是欧洲的唯美主义思潮,不如说是包括唯美主义在内的19世纪中后期的世纪末艺术...
关键词:谷崎润一郎 世纪末文学 影响 
世纪末文学回顾——试论90年代文学写作的三种姿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75-79,共5页金进 
90年代文学处于一个“喧哗的状态”,文学现象层出不穷 ,文坛上如同起了“沙尘暴”,沸沸扬扬。在这种情况下 ,对其进行整体的把握是相当不明智的。于是 ,我在九十年代的文学地图上截取了一个“丘陵地带”——作家的写作姿态 。
关键词:边缘化 个人化写作 私人化写作 另类写作 
市场经济时代的个人书写——对20世纪末中国文学的现代清理
《唐山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34-37,共4页钟梦姣 
2 0世纪末叶的中国文学呈现出新的特征 ,这就是以个人书写姿态直面社会现实。这种个人书写特质体现在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的绵延与传承之中 ,其表现方式主要为纪实和叙述。简言之 ,表象化书写与书写表象构成了世纪末中国文学的基本内核。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世纪末文学 个人书写 纪实 叙述 
世纪末文学的创作精神取向
《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1期21-25,共5页杨经建 
世纪末文学的创作精神追求集中在五个向度上。新理性主义对当下的“物化”世界采取文化批判立场 ,于艺术拯救的方式中实现“道统”与“学统”的融会 ;新本土主义意在确立其民族独尊的身份 ,并在本土既有的文化资源中吸取创作源泉 ;新民...
关键词:世纪末文学 精神追求 价值意义 
环境主义的盛世危言与末日诅咒被引量:3
《读书》2000年第5期20-26,共7页乐钢 
关键词:环境主义 文学创作 世纪末心态 世纪末文学 
20世纪末文学的三大中心话语
《地火》2000年第1期116-122,共7页郝雨 
关键词:文学研究 20世纪 中国文学 思想走向 情感指向 
“世纪末文学转型”的语言学质疑
《文艺评论》1999年第6期7-13,共7页高玉 
关键词:现代汉语 世纪末文学 五四时期 语言学 中国现代文论 中国文学 文化大革命 社会文化转型 “失语症” 话语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