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盆地

作品数:16被引量:25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漆家福邬光辉杨池银樊敬亮陆克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相关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天津地质学会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骅盆地港西开发区新近系明化镇组沉积微相特征被引量:3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4期375-380,共6页陈留勤 田昌炳 胡水清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10);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项目(DHBHK1102);江西省博士后科研择优资助项目;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项目(NRE1210)
综合利用油田开发区岩心和测井等资料,对黄骅盆地港西开发区一区1断块新近系明化镇组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结果表明,明化镇组为中-高弯度曲流河沉积,沉积微相单元可以细分为主河道、支河道、河间溢岸沉积、废弃河道和泛滥平原等,不同的微...
关键词:沉积微相 可容纳空间 明化镇组 港西开发区 黄骅盆地 
渤海湾黄骅盆地晚中生代-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及构造体制转换被引量:16
《岩石学报》2009年第5期1159-1177,共19页张超 马昌前 廖群安 张金阳 肖敦清 付立新 王连训 
国家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7DFA212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基金和重点项目(40821061和40334037);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39)资助
本文研究了渤海湾黄骅盆地早白垩世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和第三纪基性火山岩的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早白垩世火山岩以碱性系列为主,不同基性程度的岩石具有一致的富集Sr、Ba、K、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Nb、Ta、Zr等高...
关键词:渤海湾 黄骅盆地 晚中生代 第三纪 火山岩 俯冲 板片窗 
歧口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被引量:35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第4期536-541,共6页樊敬亮 黄志全 樊卫花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G1999043303)
歧口凹陷是地壳拆离断层(NENNE向沧东断层)NWSE向伸展作用和NNE向深断裂带走滑作用叠加的产物。新生代演化分为3个时期:始新世,由于NWSE向区域伸展作用,凹陷是一个由沧东断层控制的断坡凹陷;渐新世,凹陷受NWSE向区域伸展和NNE向深断裂...
关键词:黄骅盆地 歧口凹陷 走滑作用 伸展作用 
黄骅盆地海岸线两侧构造线不连续之成因分析被引量:12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87-291,共5页樊敬亮 漆家福 高爱华 曾钱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3)
从构造样式、沉积特征、断层组合等方面探讨了黄骅盆地海岸线两侧右旋走滑构造变形的存在,指出结晶基底的不均匀性是NNE向基底隐伏走滑带形成和新生代盖层走滑构造产生的控制因素。采用单剪模式解释了由于NNE向基底隐伏走滑带在新生代...
关键词:构造样式 沉积特征 断层组合 构造变形 结晶基底 
黄骅盆地南部前第三系基底中的逆冲构造被引量:26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54-60,共7页漆家福 杨池银 
国家"973"项目资助 (No.G19990 43 3 0 3 )
黄骅盆地南部前第三系构造层中广泛发育有逆冲构造 .其中西部的逆冲构造带以逆冲堆叠背形构造和逆冲叠瓦扇构造为主 ,中部以楔冲双重构造和低角度盲冲或顺层滑脱构造为主 ,东部以高角度板状逆冲叠瓦构造为主 .这些逆冲构造带都表现为由S...
关键词:基底 逆冲构造 构造样式 前第三系 黄骅盆地 伸展构造 走滑构造 
黄骅盆地孔西构造带的构造几何学特征被引量:7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4期524-530,共7页张俊 潘懋 漆家福 杨攀新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九五"科技工程项目 (970 2 0 6 0 2 0 1 0 3); 973项目 (G19990 433)资助
地震和钻井资料揭露的孔西构造带前第三系潜山的地质特征可以归纳为 :构造带总体上不对称 ;构造带内部有地层重复现象 ;石炭—二叠系地层的位置明显高于两侧的同一地层的高度。用由 3~ 4条向东倾斜的逆冲断层组成的叠瓦扇构造模式能够...
关键词:构造样式 逆冲构造 孔西构造带 
黄骅盆地孔西构造带的构造演化特征被引量:4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399-404,共6页张俊 杨攀新 潘懋 漆家福 
国家 973项目 (G1 9990 43 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九五"科技项目
通过平衡剖面技术复原古构造演化 ,并结合区域构造分析 ,可将孔西构造带的发育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构造变形阶段 :晚三叠世末期为挤压褶皱变形期 ;晚三叠世沉积后至侏罗系沉积前为逆冲构造变形期 ;早—中侏罗世为逆冲构造“轻度”渐进变形...
关键词:黄骅盆地 构造演化 平衡剖面 孔西构造带 
黄骅盆地奥陶系古岩溶特征、演化及其对潜山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被引量:7
《海相油气地质》2001年第2期21-27,共7页付立新 胡瑞波 刘淑芝 胡见义 梁狄刚 
按照岩溶化特点,黄骅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由大气水溶解形成的岩溶、有机酸溶蚀古岩溶及埋藏热液古岩溶。其中,控制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的大气水岩溶对潜山油气聚集起着显著的作用,它的形成与黄骅盆地演化...
关键词:黄骅盆地 碳酸盐岩 岩溶油气藏 古潜山油气藏 油气聚集 奥陶纪 
黄骅盆地孔西潜山前第三系基底内幕构造解释被引量:2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1年第1期30-32,37,共4页漆家福 杨池银 张俊 王子煜 李建英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九五"科技工程项目!(970 2 0 6 -0 2 -0 1-0 3)成果之一 ;973项G19990 433课题
位于黄骅盆地南部的孔西潜山的前第三系内幕构造十分复杂。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以及对孔西潜山的地震剖面和探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后认为 ,孔西潜山的主体部分是由 3~ 4条向东倾斜的铲式或坡坪式逆冲断层组成的“薄皮”叠瓦扇构造 ;卷入变形...
关键词:逆冲构造 构造样式 前第三系 孔西潜山 黄骅盆地 油气藏 
黄骅盆地中新生代火山岩岩相及岩石化学特征被引量:6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2000年第4期365-372,共8页谷俐 戴塔根 范蔚茗 
通过对渤海地区黄骅盆地中新生代火山岩进行典型的岩芯取样、岩相及全岩分析 ,并结合K Ar法测年、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主要岩石类型有新生代老第三纪玄武岩、中生代晚白垩世玄武粗安岩、中生代晚白垩世粗面英...
关键词:中新生代 火山岩 岩石化学 黄骅盆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