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定位叫声

作品数:18被引量:9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礼标张树义冯江赵辉华陈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兽类学报》《Zoological Research》《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Science Bulletin》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兽类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在不同状态和生境复杂度中大蹄蝠回声定位叫声的可塑性被引量:4
《兽类学报》2014年第3期238-244,共7页李艳丽 邵永刚 刘志霄 刘奇 陈毅 张佑祥 张礼标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创新人才基金项目(GDEI-cxrc201303);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2011J2200027)
蝙蝠回声定位声波的可塑性对其适应不同状态、生境以及捕食和社会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大蹄蝠的回声定位声波在不同状态和生境下的可塑性,通过室内行为实验,对大蹄蝠在4种不同状态(室内飞行、静息、布袋内和手持)和4种不同...
关键词:大蹄蝠 回声定位叫声 行为状态 生境复杂度 可塑性 
日本伏翼的翼型、回声定位信号及出飞时间特征被引量:1
《兽类学报》2014年第3期245-251,共7页邵伟伟 韦力 胡开良 林植华 张礼标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2011J2200027);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GDEI-yxqn201101)
对日本伏翼的翼型、回声定位信号及晚间出飞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日本伏翼的翼型具有高翼载、低翼展比和中等偏高的翼型特征。日本伏翼发出具有1-2个谐波结构的调频型(FM)回声定位信号叫声,其叫声时程、主频率的平均值分别为3.26 ms...
关键词:翼型 回声定位叫声 出飞时间 日本伏翼 
澳门翼手类物种多样性调查被引量:13
《兽类学报》2013年第2期123-132,共10页黄继展 谭梁静 杨剑 陈毅 刘奇 沈琪琦 徐敏贞 邓耀民 张礼标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项目;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2011J2200027)
2009~2012年,对澳门翼手目(蝙蝠)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捉到10个物种,属5科8属,其中包括澳门原来记载的2个物种,即蹄蝠科的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和蝙蝠科的东亚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本研究新增加8个物种,即狐...
关键词:翼手类(蝙蝠) 物种多样性 分布 回声定位叫声 澳门 
六种共栖蝙蝠的回声定位信号及翼型特征的比较被引量:6
《兽类学报》2011年第2期155-163,共9页韦力 甘雨满 李周全 林植华 洪体玉 张礼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00102)
本研究于2006年5~8月在桂林市七星公园七星岩洞进行,比较分析了共栖2科(蹄蝠科和蝙蝠科)6种共75只蝙蝠的回声定位信号和翼型特征。普氏蹄蝠的回声定位叫声为短而多谐波的CF/FM型,主频率为61.2±0.8kHz,具有高翼载、低翼展比和中等翼尖...
关键词:蝙蝠 回声定位叫声 翼型 同地共栖种 生态位 
两种鼠耳蝠回声定位叫声的比较被引量:9
《兽类学报》2001年第4期259-263,共5页冯江 李振江 陈敏 赵辉华 张树义 周江 谢家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0 0 70 1 0 8);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创新青年科学家小组"资助项目
对鼠耳蝠属两种蝙蝠飞行状态下的声发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鼠耳蝠声发射信号的声谱图都呈调频 (FM)型 ,但在波形及频率范围上有明显差异。大鼠耳蝠(四川亚种 )的声脉冲宽度很小 ( 1 6± 0 3ms) ,能率环较低 ( 4 0 % ) ,...
关键词:鼠耳蝠 回声定位 捕食策略 比较 叫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