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挖掘

作品数:337被引量:10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陈海文蔡志平刘保全方峰张金玺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解放军报社沈阳日报报业集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闻三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题材虽一般,深挖即见宝
《新闻三昧》2004年第10期37-38,共2页黄欢 
俗话说:牡丹虽好空人眼,枣花虽微结成果。独特题材可遇而不可求。与其心猿意马地空等待,还不如专心致志埋头干,侍弄好日常每一篇一般题材的稿子。或许,从一般题材中反倒能挖出“珍宝”,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关键词:新闻题材 新闻挖掘 深度报道 新闻价值 
把经济消息写活
《新闻三昧》2004年第7期36-37,共2页张守仁 张佑发 杜江华 
消息是报纸的主角,消息活则报纸活,消息死则报纸难活。因此,多少年来,报纸同仁们一直为让消息活而不懈地努力着,什么散文式写法呀,什么让消息软下来呀,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想让消息活起来。尽管如此,目前,死板的消息仍大...
关键词:经济消息 新闻写作 新闻题材 新闻挖掘 
机缘巧合写劳模
《新闻三昧》2004年第7期42-43,共2页赵国庆 
6月7日,我的长篇人物通讯《打工打出个省劳模》一文在《江海晚报》名人周刊《江海之子》栏目发表后,市领导和不少市民很快作出反应:鞠长春这个典型人物抓得及时,具有时代特征;他的事迹非常朴实、生动、可敬,有看头;《江海之子》...
关键词:人物通讯 劳动模范 新闻挖掘 新闻采访 
惟探求未知是新闻
《新闻三昧》2004年第6期56-56,共1页吴万里 
新闻一般来说是喜新厌旧的,读者一般喜欢了解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即未知的领域。所以尽量去探知、开掘、报道一些新事物、新的内容,用范长江的话说,就是报道读者欲知、未知而应知的事实。翻开5月6日新民晚报第17版,被一篇长篇报道吸引...
关键词:新闻报道 新闻选题 新闻挖掘 创新意识 
好在:寻常事掘出非常意
《新闻三昧》2004年第5期42-42,共1页秦殿杰 
现在报刊上的评论越来越多了,这是好现象。但是,评论的题目怎样选择好,怎样选择才是人们想看爱看的主题,这就要下番工夫了。《新华每日电讯》的“新华时评”言论专栏就比较注意这一点。最近刊登的时评《教育学生,不妨“蹲下来聆听...
关键词:新闻挖掘 新闻评论 新闻写作 时事评论 
关注历史“淘”新闻
《新闻三昧》2004年第5期55-55,共1页庞国翔 
鄙人智商低下,“金花”、“麻将”、“地主”全沾不上边,无奈大多业余时间都只看书读报,或到村社去了解和采访一些人和事,然后写成新闻稿件,寄给媒体。再过一段时间后又将这些人和事进行加工,写成小小说等作品……一年下来“收成...
关键词:新闻挖掘 历史题材 新闻报道 工作作风 
彰显个性:新闻广播最优化的良方
《新闻三昧》2004年第5期23-25,共3页欧阳荣良 
调查显示,广播新闻对听众的传播到达率,在诸种传播媒体中是最低的。这种最低的新闻传播到达率,至今还在继续下滑。
关键词:新闻广播 新闻传播 新闻挖掘 深度报道 
榨出消息的“油”来
《新闻三昧》2004年第4期36-37,共2页张兴杰 侯永盛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一种文体,它要求作者以最精练的文字,最明快的语言、最快捷的速度向读者传送最新的信息。一些经验丰富的记者或通讯员在把握了这一点的基础上,总是千方百计榨出消息的“油”来,无论从标题,还是从导语上...
关键词:消息 新闻写作 新闻挖掘 人文关怀 
新闻选材ABC
《新闻三昧》2004年第2期28-29,共2页王爱宏 
究竟什么才是新闻好素材,如何选取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关键词:新闻素材 新闻选题 新闻价值 新闻挖掘 
会议报道要“四从”
《新闻三昧》2003年第11期34-34,共1页王建初 
改进会议报道,是增强报纸指导性、可读性,使新闻宣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报纸质量赢得众多读者的重要举措。作为地市级党报,应按新闻“三贴近”要求,加大会议报道改革力度。其目的是,把反映党的主张与反...
关键词:会议报道 新闻价值 新闻挖掘 新闻视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