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江煤田

作品数:12被引量:1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吴克平谢锡超赵博高原王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吉林省煤田地质局吉林省煤田地质一0二勘探公司吉林省煤田地质勘察设计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吉林地质》《中国煤炭地质》《煤炭技术》《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通化市浑江煤田义兴屯—二道沟矿区主要威胁采矿的水来源分析
《吉林地质》2014年第1期115-117,共3页胡秀琦 刘琳娜 栾岚 张永成 
吉林省通化市浑江煤田义兴屯—二道沟矿区主要水的来源有地表水、第四系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和生产矿井和老窑水,通过对该区地表水及含水层的分析,构成该矿区最大威胁的水为附近有生产井的老窑。
关键词:水来源分析 主要威胁 义兴屯-二道沟矿区采矿 浑江煤田 
浅析吉林省浑江煤田构造控煤及构造样式
《吉林地质》2012年第3期60-63,共4页孙志伟 荆保沢 吴明韩 
构造作用是控制煤矿床形成、演化和现今赋存状况的首要地质因素。煤田构造以研究煤盆地和煤层构造的几何形态、组合型式、分布规律、成因机制和发展演化进程为主要内容,以此服务于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
关键词:浑江煤田 构造控煤 构造样式 
浑江煤田煤系煤层分布特征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年第7期347-347,共1页田阳 
介绍浑江煤田煤系煤层的分布特征与该区域的地质状况复杂程度,为日后找煤提供依据。
关键词:煤系煤层 分布特征 
浑江煤田湾沟西找煤方向
《吉林地质》2011年第4期44-47,共4页赵波 方军 
以煤田探采、AMT及野外勘查资料为基础,对湾沟西内的煤层分布规律,构造演化对煤层聚集与改造的控制作用及找煤方向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湾沟西煤层的聚集和保存受构造的形成和后期演化影响较大;湾沟向斜核部的厚层灰岩下赋存可采煤层。
关键词:湾沟西 构造演化 向斜核部 找煤方向 
浑江煤田的构造特征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第36期256-256,共1页徐建国 
针对吉林省浑江煤田重要产煤区的地质结构进行详细解析。浑江煤田,在隐伏条件下找煤前景是可佳的。煤层总厚10m左右,初步估算,可找到上亿t煤炭资源,将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可观效益。
关键词:浑江煤田 焦煤 煤炭资源勘探 
浑江煤田八道江矿区煤质评价被引量:4
《中国煤炭地质》2009年第9期32-34,共3页王凤娟 谢锡超 高原 赵博 高翔 廖凤蓉 唐跃刚 姜再富 
吉林省煤炭资源潜力评价(资[2007]038-01-07F)
八道江矿区位于浑江煤田西段,主要开采石炭—二叠纪煤层,煤类复杂。根据矿区地质资料,论述了地层的含煤性,并对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认为该矿区以瘦煤为主,由于火成岩影响部分变质为贫煤、无烟煤和天然焦;煤的黏结...
关键词:高灰 低硫 岩浆侵入 八道江矿区 
浑江煤田内力地质作用的探讨及煤质评价
《煤炭技术》2003年第5期105-106,共2页田爱平 
根据对浑江煤田已有资料的分析、对比 ,研究了本煤田地质构造的基本表现形式和形成机制 ,阐述了煤的变质程度 。
关键词:浑江煤田 地质构造 形成机制 基本表现形式 变质程度 内力地质作用 煤质 
浑江煤田岩溶水系统特征及合理利用
《阜新矿业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61-63,共3页张宝柱 
浑江煤田奥灰岩溶水既是重要的供水水源,同时对采矿带来很大威胁,造成淹井事故。本文应用系统理论观点,划分出两大岩溶水系统,并在研究系统基本特征与岩溶水突水规律基础上,提出了岩溶水防治方法及矿山排供结合,充分利用岩溶水资源的方案。
关键词:煤田 岩溶水 矿井突水 排水 合理利用 
吉林浑江煤田石炭二叠系及其古生物特征被引量:1
《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集刊》1990年第20期1-70,共70页林学雁 
关键词:煤田 石炭纪 二叠纪 古生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