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有限分析法

作品数:53被引量:18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槐文信李炜曾玉红杨中华黄社华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学研究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水科学进展》《泥沙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低洼地区农田淹没成因分析方法及应用(Ⅱ)——洪水反演和分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年第3期154-156,共3页姚志坚 方神光 陈文龙 
为探求从化市水南村部分农田被淹没的主要原因,对水南村所在小流域的降雨资料和涌容关系进行了分析。在对流溪河洪水特性和牛心岭电站操作对淹没位置河段水位影响分析的基础上,真实反演出了农田被淹没的过程。结果显示,在不考虑淹没区...
关键词: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混合有限分析法 洪水反演 淹没 
低洼地区农田淹没成因分析方法及应用——(I)数学模型验证及洪水特性分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年第2期153-155,共3页方神光 姚志坚 陈文龙 
为探求从化市水南村部分农田被淹没的原因,分别采用现场调查、水文地形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调洪演算等方法,对本次流溪河洪水和下游牛心岭电站对淹没位置河段水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洪水从大拗坝到达水南村淹没位置河...
关键词: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混合有限分析法 洪水 农田淹没 
柳州市柳江河道现有工程的综合壅水影响
《人民珠江》2011年第1期29-32,共4页黄胜伟 方神光 
采用贴体坐标系下的正交曲线网格,建立了柳州市柳江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用于模拟计算当前河道上桥梁的壅水叠加现象。结果表明,各桥梁的壅水叠加现象显著,最大壅水高度出现在最上游的双冲大桥。通过对柳州市柳江河道主要涉水建筑...
关键词:混合有限分析法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桥梁 叠加壅水 
纯隐格式的混合有限分析法在广雅桥水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5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0年第6期53-57,共5页方神光 黄胜伟 
水利科技创新项目(XDS2007-2)
分别建立柳州市柳江河道大范围河段和拟建广雅桥局部范围曲线坐标系下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并采用纯隐格式的混合有限分析法来离散和求解该数学模型,将常用的干湿网格判别标准与冻结法结合起来模拟计算河道中的浅滩。所建立的大范围柳州...
关键词:混合有限分析法 水流数学模型 桥墩 壅水 
柳州市柳江河道景观工程对河道水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第10期55-58,共4页方神光 黄胜伟 
针对目前柳州市柳江河道上拟建景观对河道的影响,分别建立了柳州市柳江河道大范围河段和拟建景观工程局部范围曲线坐标系下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并采用纯隐格式的混合有限分析法用来离散和求解该数学模型。建立的大范围的柳州市柳江河道...
关键词:混合有限分析法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景观工程 壅水 柳江 
柳州市柳江河道现有工程的综合壅水影响研究
《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年第10期72-75,共4页农金艳 
对柳州市柳江河道主要涉水建筑的综合壅水分析表明,在文惠桥上游河段,由各桥梁工程引起的壅水占主导地位,文惠桥下游河段,由红花水电站引起的回水壅高占主导地位,滨江路改造等工程在文惠桥上游河段对壅水的贡献平均在21.4%左右;最大壅...
关键词:混合有限分析法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桥梁 叠加壅水 
混合有限分析法在桥墩水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2
《人民长江》2010年第7期75-78,共4页方神光 黄胜伟 崔丽琴 
水利科技创新项目(XDS2007-2)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布置桥墩时,较为关注桥墩对壅水和流态的影响,以柳州市局部柳江河道和拟建的维义大桥为例,分别建立大范围的河道和桥墩局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混合有限分析法进行了计算和求解。结果分析表明,维义桥的建设使局部...
关键词:混合有限分析法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桥墩 壅水 
混合有限分析法在桥墩综合壅水叠加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1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2期53-57,共5页方神光 余顺超 黄胜伟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0901032)
将一种纯隐格式-混合有限分析法推广到实际工程应用中.采用该方法对曲线坐标系下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了离散,将常用的干湿节点判别标准与冻结法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模拟计算的效率和稳定性.采用建立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和该计算方法,...
关键词:混合有限分析法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桥墩 阻力概化 
sigma坐标系下的三维水流数值模拟探讨
《人民珠江》2010年第2期3-5,共3页方神光 黄胜伟 崔丽琴 
建立了基于sigma坐标系下的浅水三维水动力学数学模型,采用混合有限分析解法对其进行离散和求解。分别对近海区域的表面风引起的回流、密度驱动回流和振荡潮波3种典型流态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并将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解进行了对比验证。...
关键词:风应力 密度梯度 振荡潮 三维数学模型 混合有限分析法 
基于混合有限分析法的三维浅海湍流模型及验证
《海洋技术》2010年第1期60-64,共5页姜国强 任秀文 李炜 陶建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K01A1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珠江河口生态动力学过程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20080112)
文章以具有自由表面的三维非线性Navier-Stokes方程组为基本控制方程,垂向采用σ坐标变换后得到三维浅海湍流数学模型。数值模拟求解方法采用具有自动迎风、精度高及稳定性好的混合有限分析法求解,最后,以渤海湾潮流模拟算例验证了文中...
关键词:三维 湍流数学模型 混合有限分析解法 σ坐标变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