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源油

作品数:47被引量:476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素梅张敏宋孚庆王绪龙肖中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天然气地球科学》《石油实验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判别分析油源对比方法及应用——以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为例被引量:3
《中国海上油气》2023年第5期35-46,共12页周姗姗 李友川 杨树春 兰蕾 李建平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综合科研“油气三维运移动态成藏关键技术研究(编号:KJZH-2023-2105)”部分研究成果。
渤海湾盆地发育多套优质湖相烃源岩,不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油源对比难度大。针对常规油源对比方法无法有效区分不同湖相烃源岩的问题,以渤中凹陷为研究靶区,引入判别分析油源对比方法,利用108件烃源岩样品建立判别模型,判识了115...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 渤中凹陷 油源对比 判别分析 生物标志化合物 混源油 
渤海湾盆地L油田群油源分析
《复杂油气藏》2022年第4期7-11,共5页王海更 张宏友 王月杰 张博文 孟宪伟 
利用原油和壁心抽提物的色谱-质谱分析数据,在原油特征分析以及生物标志物油源对比的基础上,对渤海湾盆地L油田群的油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L油田群原油主要来源于两个烃源岩层位、三个生烃凹陷,其中L1油田南部原油主要来自黄河口...
关键词:油源对比 混源油 沙三段 东营组 生烃凹陷 
白云凹陷东部深水区混源油定量解析被引量:1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6期24-31,共8页王宁 明承栋 杨晨艺 郑志乐 唐英博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平台项目(CNOOC-KJPT GCJS 2020-01)。
白云凹陷东部为珠江口盆地深水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该区存在多源多洼的供烃格局,原油、凝析油及天然气共存,且油气空间分布极其不均一,为揭示该区油气来源并确定文昌组、恩平组两套主力烃源岩成藏贡献,对该区原油(凝析油)的正构烷烃单...
关键词:白云凹陷 混源油 混源比例 单体烃碳同位素 定量解析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海相原油中8,14-开环藿烷系列及其地球化学意义被引量:1
《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年第5期928-938,共11页包建平 杨茜 朱翠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2119,41272169)。
基于色谱-质谱和色谱-质谱-质谱分析,通过对比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不同原油中8,14-开环藿烷系列分布与组成特征来探讨其在油源研究中的意义。结果表明,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两类海相端元油中同时检测到C35+长链藿烷系列和3个系列的8,14-...
关键词:8 14-开环藿烷系列 生物标志物 海相端元油 混源油 油源研究 寒武系—奥陶系塔 塔中凸起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下乌尔禾组混源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定量判识被引量:2
《地球化学》2021年第2期185-198,共14页蒋文龙 阿布力米提·依明 李卉 陈静 李宗浩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03-005)。
混源油的定量判识是当前石油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次研究以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下乌尔禾组的混源油为典型研究实例,通过有机地球化学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混源油进行了定量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原...
关键词:混源油 化学计量学 交替最小二乘法 玛东斜坡区 准噶尔盆地 
莱州湾凹陷垦利16油田混源油定量判析及勘探前景分析被引量:4
《特种油气藏》2020年第5期74-80,共7页刘庆顺 杨海风 郭涛 温宏雷 李果营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近海大中型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2011ZX05023-006)。
垦利16油田为莱州湾凹陷高含硫油田,原油普遍具有混源现象,而原油混源程度及分布特征并不明确。针对以上问题,综合运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和饱和烃碳同位素法判识混源油,并对其混源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垦利16油田原油普遍具有混源特...
关键词:混源油 生物标志物 饱和烃碳同位素 烃源岩 定量判析 莱州湾凹陷 
微量元素在混源油类型划分及油源对比中的应用被引量:12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6期50-63,共14页陈哲龙 柳广弟 王绪龙 任江玲 高岗 马万云 高平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01-004);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课题(2014-C4023)
采用微量元素分析三叠系百口泉组和二叠系原油及烃源岩抽提物样品,利用V、Ni、Co、Mo等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比值将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原油划分为三类单源油(A1、A2、B)和两类混源油(C1、C2),分析烃源岩抽提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建立混源油...
关键词:微量元素 混源油 油源对比 百口泉组 玛湖凹陷 准噶尔盆地 
板桥凹陷原油分类及成因分析
《甘肃科学学报》2017年第2期15-20,24,共7页谭丽娟 周姗姗 
为更准确地对板桥凹陷地区的原油进行精细的分类和成因研究,在板桥凹陷板桥断裂带及周边的大中旺地区和塘沽新港潜山断裂带的主要产油层选取了17个原油样品,综合采用多种地球化学手段,将板桥凹陷原油进行分类并分析了各类原油的油源和...
关键词:有机地球化学 油源对比 聚类分析 混源油 
混源油定量研究在泥质白云岩油藏中的应用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18-21,共4页李应芳 
运用生物标志物绝对定量分析方法,利用萜烷比值参数、C_(29)甾烷成熟度参数对新沟油田原油混源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沟油田新沟嘴组下段原油除有来自新一区、新二区低熟烃源岩外,还有来自新392井区的成熟烃源岩,其中新392井区是...
关键词:新沟油田 泥质白云岩油藏 混源油 生物标志物 定量分析 
混源油色谱指纹定量判析及其勘探意义——以高邮凹陷南部断裂带为例被引量:3
《石油实验地质》2015年第6期770-775,共6页叶绍东 钱诗友 李兴丽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P11071)
高邮凹陷南部断裂带油气主要来自古近系阜二段和阜四段源岩。选择典型端元油的混合配比实验表明,按不同比例配置的混源油,其色谱指纹参数与混油比例呈线性关系。对于二元混合的混源油,利用色谱指纹判别混合比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关键...
关键词:混源油 色谱指纹 混源实验 油气勘探 高邮凹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