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杂岩带

作品数:239被引量:2523H指数:2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裴先治陈有炘李佐臣王国灿刘战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长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地质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西昆仑麻扎构造混杂岩带中大理岩的遥感识别方法被引量:2
《现代地质》2022年第1期259-265,共7页陈海云 齐睿 张志 
青海省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项目(2019-KZ-01);青海省科技厅创新平台建设专项项目(2019-ZJ-T04);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西昆仑成矿带矿产资源遥感地质调查”(1212011120889)。
为研究如何利用遥感技术对构造混杂岩带进行识别,以西昆仑地区麻扎构造混杂岩带为例,对混杂岩带中的大理岩进行光谱测试以及光谱特征分析,利用实测波谱对研究区ETM^(+)影像进行反演的波谱反演法,建立实测波谱和影像波谱之间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麻扎构造混杂岩带 遥感 波谱反演 ETM+影像 
北山洋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构造演化:内蒙古白云山蛇绿混杂岩带南部侵入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的制约被引量:3
《现代地质》2022年第1期295-306,共12页程先钰 田健 段霄龙 赵泽南 任邦方 张永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11339,DD20160039)。
内蒙古北山白云山蛇绿混杂岩带南部中酸性侵入岩主要以脉岩形式产出。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对脉岩的岩石类型、年代学、构造背景等进行研究,为北山洋的拼合碰撞时限提供年代学约束。研究结果显示:石英闪长岩的...
关键词:内蒙古白云山 火山弧同碰撞期 中-酸性侵入岩脉 年代学 地球化学 
阿尔金造山带南缘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中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二长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4
《现代地质》2020年第1期51-63,共13页李琦 王疆涛 曾忠诚 石卫 李惠 郭倩怡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阿尔金地区1∶5万J45E010020等6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
阿尔金造山带南缘玉苏普阿勒克塔格岩体大面积侵入于阿尔金南缘茫崖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对玉苏普阿勒克塔格岩体中的二长花岗岩展开较详细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分析,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年龄为(443.7±2.3)Ma,属晚奥陶世—...
关键词:二长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后碰撞初始伸展 蛇绿构造混杂岩带 
新疆南阿尔金木纳布拉克构造混杂岩带物质组成及变形特征被引量:1
《现代地质》2019年第1期25-35,共11页赵子贤 柳长峰 赫英福 叶宝莹 许鑫 霍东亮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新疆且末县阿克苏河一带(J45E015010;J45E016009;J45E016010)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DD2016007907)地质调查专题项目"新疆且末县阿克苏河一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研究"和"新疆且末县甘泉河一带遥感地质解译"
木纳布拉克构造混杂岩带位于南阿尔金与东昆仑衔接部位,是古阿尔金洋岩石圈板块由南向北阶段性俯冲的产物,为南阿尔金蛇绿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1∶10 000大比例尺填图和剖面测量,结合显微尺度的构造解析,对该构造混杂岩带的物质组...
关键词:阿尔金 木纳布拉克 构造混杂岩带 构造解析 变形序列 
湘东北文家市蛇绿混杂岩带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21
《现代地质》2004年第2期229-236,共8页贾宝华 彭和求 唐晓珊 何江南 郭乐群 
国土资源部国家地质调查项目 (2 0 0 0 13 0 0 0 0 2 0 71)。
在湘东北文家市首次识别出蛇绿岩套残片 ,它由变沉积岩、变玄武岩、变辉绿岩、变辉长岩、变辉石岩类及变硅质岩组成。综合其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资料 ,提出文家市蛇绿岩可能形成于有限小洋盆的构造环境。文家市蛇...
关键词:湘东北 文家市 蛇绿岩套 江南雪峰古陆 武陵运动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中多处发现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被引量:41
《现代地质》1996年第3期303-307,T001,共6页何科昭 赵崇贺 邰道乾 聂泽同 乐昌硕 周正国 叶木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作者继1993年10月在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中首次发现晚古生代深水相放射虫硅质岩之后,经过1995年和1996年两次野外工作,又在该混杂岩带中及其两侧多处发现了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的硅质岩及其深水相的沉积组合。从而为华南晚...
关键词:蛇绿混杂岩带 晚古生代 放射虫 硅质岩 古动物 
桐柏—大别山构造混杂岩带对比研究被引量:2
《现代地质》1996年第3期372-381,共10页金维浚 宋鸿林 马文璞 
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
桐柏—大别山造山带地球化学、变质作用以及野外地质调查研究表明:七角山岩组和浒湾岩组是具有相似构造环境、形成于晋宁期的构造混杂岩。高压榴辉(闪)岩原岩是形成多种构造环境的变玄武岩,桐柏固庙、信阳柳林高压榴闪岩的发现说明...
关键词:混杂岩带 地球化学 大别山 桐柏地区 区域构造 
阿拉善地块北缘的蛇绿混杂岩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59
《现代地质》1992年第3期286-296,共11页吴泰然 何国琦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阿拉善地块北缘新近发现两条蛇绿混杂岩带,即恩格尔乌苏蛇绿混杂岩带和查干础鲁蛇绿混杂岩带。这两条蛇绿混杂岩带在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特征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前者规模巨大,表现为洋壳的性质,是华北地台和中亚陆块的最终缝台线;后...
关键词:蛇绿混杂岩 阿拉善 玄武岩 地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