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崇贺

作品数:27被引量:41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主题:金伯利岩新生代杂岩体晚古生代青藏高原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地质力学学报》《中国地质教育》《现代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相地层中地震遗迹宏观特征与鉴别被引量:8
《自然杂志》2010年第2期101-105,I0002,I0003,共7页梁定益 聂泽同 宋志敏 赵崇贺 
笔者根据不同地质时期多个地区宏观地震遗迹特征,综合编汇出一个较完整的地震遗迹序列,包括地震层、海震层两个序列,进一步划分出6个岩石类型,并对各种地震遗迹标志与成因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地震层 海震层 震积岩 海啸岩 震巨浊积岩 
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元古界雾迷山组地震-海啸序列及地质特征——以野三坡园区为例被引量:20
《地质通报》2009年第1期30-37,共8页梁定益 聂泽同 宋志敏 赵崇贺 陈逵刚 巩海波 
河北省涞水县野三坡管委会项目资助
野三坡园区中元古界(1800~1200Ma B.P)位于燕辽裂陷槽南部中轴断层南支(古紫荆关断裂)之东盘。野三坡雾迷山组笫二段白云岩中的地震序列自下而上分为:A.阶梯状断层与震碎角砾岩变形单元;B.微褶皱-微断层变形单元;C.液化均一变形单元;D...
关键词:地震-海啸序列 震积岩 海啸岩 中元古界雾迷山组 野三坡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 
金伯利岩中“熔离小球”的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2
《现代地质》2007年第2期241-246,共6页路凤香 张宏福 陈美华 郑建平 尹作为 任迎新 赵崇贺 叶德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2021)
在金伯利岩人工重砂中发现的“熔离小球”,直径多数〈1mm,除个别出现微晶外,均为非晶质,属于熔体淬火冷却产物。提供了29个小球的主元素分析和3件微量元素分析结果。“熔离小球”按成分可分为3种类型:(1)高铁钛小球;(2)硫铁...
关键词:熔离小球 金伯利岩 高铁钛小球 硫铁镍小球 浅色硅铝质小球 岩浆不混熔 
精心育人 锐意开拓——德学双馨的女地质学家池际尚院士被引量:1
《中国地质教育》2005年第4期5-12,共8页赵崇贺 杨光荣 
关键词:池际尚 院士 岩组分析 岩组学 金伯利岩 角砾云母橄榄岩 超基性岩 金刚石原生矿 岩石学 
华北峡谷珍品——河北野三坡“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的成因被引量:7
《地质通报》2005年第6期582-587,共6页宋志敏 聂泽同 赵崇贺 梁定益 
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紫荆关大断裂北端,河北涞水县境内。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由3条分裂嶂谷组成,总长达52.5km,发育在紫荆关大断裂东侧的中元古界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白云岩中。中—新生代4期宏大而直立的构造节理,特别是喜马拉雅期南...
关键词:地质公园 河北省野三坡 构造一冲蚀嶂谷 燧石条带白云岩 构造节理 地壳抬升 山间洪水 更新世 
河北省涞水县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地质意义和4期节理的导控作用被引量:7
《地质通报》2005年第2期189-195,共7页梁定益 赵崇贺 聂泽同 宋志敏 
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太行山断隆与燕山“台褶带”的结合部,两构造单元以紫荆关大断裂为界。公园内地质遗迹丰富,其地质内涵是华北地质的精髓。发育4期宏大构造节理,分别与印支期华南板块、燕山期伊佐奈歧板块、华北期太平洋板块和喜...
关键词:河北省野三坡 国家地质公园 中-新生代 4期构造节理 导控作用 
河北省白石山中元古代地震遗迹的发现被引量:23
《地质通报》2002年第10期625-631,共7页梁定益 宋志敏 赵崇贺 聂泽同 
在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山构造峰林游览路线上,中元古界雾迷山组(距今10~14亿年间)第二段地层下部,发现“震动坍塌巨角砾岩”(震积岩)。“巨角砾岩”受两条同沉积期正断层控制,是由两侧断崖上坍塌的岩块瞬时地在水下形成的。这是目前所知...
关键词:震积岩 中元古界雾迷山组 古太行山断裂 白石山 河北 地震遗迹 
一种新的地质地貌景观类型——河北省白石山大理岩构造峰林特点及成因被引量:8
《地质通报》2002年第6期357-362,共6页聂泽同 梁定益 赵崇贺 宋志敏 
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山,在构造上位于NNE向太行山深断裂带的西缘。白石山呈现“双层结构”,山体“底座”为燕山期花岗岩,“顶盖”为中元古界雾迷山组(Jxw)白云石大理岩,形成巨型“顶盘悬挂体”。这里实际上是燕山期以来构造活动带和强震带...
关键词:构造峰林 白云石大理岩 燕山运动 节理 白石山 河北省 
赣东北晚古生代放射虫化石综述被引量:18
《现代地质》2000年第1期1-7,T003,共8页何科昭 聂泽同 赵崇贺 叶木丹 周正国 乐昌硕 邰道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号 :49772 15 6)
首次在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分布的弋阳县及德兴市境内被前人定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与下震旦统志棠组中发现了一批晚古生代放射虫化石。对樟树墩和登山两处与含放射虫硅质岩共生的岩石组合、硅质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放射虫化石属种特点...
关键词:赣东北 晚古生代 放射虫 硅质岩 古动物化石 
“板溪群”构造属性的再认识与思考被引量:26
《地学前缘》1999年第4期353-362,共10页何科昭 赵崇贺 乐昌硕 周正国 聂泽同 邰道乾 叶木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90 年代初以来,中国地质学者先后在浙、皖、赣、湘的“板溪群”及震旦系中发现了古生代的生物化石。因此,再次将“板溪群”是否是前震旦纪的一个变质地层单位、江南古陆是否存在以及华南大地构造格局是否需要重新厘定等问题提了出...
关键词:板溪群 江南古陆 造山带 蛇绿混杂岩 构造属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