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褶皱

作品数:19被引量:17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杨晓平陈杰李涛李安邓起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山东省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地震地质》《地学前缘》《地震地质译丛》《地质论评》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天山前陆冲断带山麓背斜带新发现反冲断层陡坎及活动褶皱陡坎被引量:2
《地质通报》2022年第11期1942-1949,共8页姚远 陈杰 李涛 覃金堂 邸宁 张伟恒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北天山前陆冲断带的复杂级联破裂与大地震(I)》(编号:IGCEA1810);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活动隐伏逆断裂研究方法初探》(编号:LED2016A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天山与大高加索地区的活动褶皱作用与强震》(批准号:419115301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天山前陆冲断带山麓褶皱带反冲断层的晚第四纪活动》(批准号:42102275);自治区重点研发任务专项《天山北坡活动构造三维形态研究及孕震模型构建》(编号:2020B03006-1)。
构造楔是活动挤压区重要的发震构造。北天山前陆冲断带发育复杂的挤压构造楔,并在地表形成3~4排褶皱带,前人普遍认为最南部的第一排山麓背斜带自第四纪以来已不再活动。野外调查发现,第一排山麓背斜带——南安集海背斜北翼单斜区发育2...
关键词:活动褶皱 反冲断层 褶皱陡坎 南安集海背斜 北天山 
北天山博乐盆地南缘勒塔干褶皱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震灾防御技术》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胡宗凯 李安 原浩东 苗树清 杨晓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4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224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1704)。
研究天山地区活动逆冲断裂、褶皱对于认识整个天山再生造山带的隆升和地震危险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以天山北麓博乐盆地南缘库松木楔克断裂东段勒塔干褶皱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航拍提取高精度DEM和野外实地调查结果,将勒塔干背斜东部...
关键词:活动褶皱 天山北麓 博乐盆地 勒塔干背斜 构造变形 
活动褶皱地区横向河演化与风口形成的研究进展和案例分析
《地震地质》2020年第3期670-687,共18页曹喜林 耿豪鹏 潘保田 胡小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30637,41571003,41501002)资助。
河流偏转和风口发育是横向河流域最显著的地貌现象,其形成体现着区域抬升和河流侵蚀间的平衡,并受控于断层侧向生长、连接与几何形态等构造过程以及影响河流侵蚀的气候和岩性要素。风口与横向河网的演化可用于评估相关断层活动的速率和...
关键词:活动褶皱 横向河 风口 黑河 合黎山 金塔南山 
芦山盆地水系与层状地貌面的构造响应及其指示意义
《第四纪研究》2018年第1期165-182,共18页王林 李文巧 苏鹏 梁朋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批准号:2017IES010105、2013IES010101和2014IES010104)资助
基于芦山盆地之内的天全河(R1)、老场河(R2)、灵关河(R3)、西川河(R4)、沫河(R5)这5条横穿芦山地震震区河流的水系及相关层状地貌面的构造响应,反演了芦山盆地山前逆冲断层的构造运动。基于Google Earth影像、国产高分卫星...
关键词:芦山向斜 水系 层状地貌面 裂点 构造响应 山前断裂 活动褶皱 发震构造 
滑脱褶皱陡坎的变形特征和运动学模型:以帕米尔-南天山前陆地区明尧勒背斜为例被引量:3
《地震地质》2014年第3期677-691,共15页李涛 陈杰 肖伟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2172);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LED2010A04);我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分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2011ZX05003-002);中石油股份公司科技专项(2014B0407)共同资助
褶皱陡坎是褶皱变形过程中形成的地貌陡坎,是近期发现的一种不同于断层陡坎的构造作用形成的陡坎状地貌.在缺少地震反射剖面等深部资料时,利用褶皱陡坎可对活动褶皱的变形特征和生长演化历史进行限定,但迄今为止有关研究较少.位于帕米尔...
关键词:断层相关褶皱 活动褶皱 褶皱陡坎 河流阶地 明尧勒背斜 南天山 帕米尔 
塔里木西缘明尧勒背斜的弯滑褶皱作用与活动弯滑断层陡坎被引量:2
《地震地质》2014年第1期14-27,共14页杨晓东 陈杰 李涛 李文巧 刘浪涛 杨会丽 
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资助
塔里木西缘明尧勒活动背斜两翼河流阶地面上多处发育活动弯滑断层陡坎.这些断坎主要分布在活动轴面附近较陡的等斜岩层(地层倾角分别为74°~89°、18° ~20°和45°~ 60°)一翼,往往成排发育在距活动轴面50~1 200m范围内,宽90~1 ...
关键词:活动褶皱 活动轴面 弯滑断层陡坎 
帕米尔前缘逆冲推覆系活动断层和活动褶皱作用
《国际地震动态》2013年第8期41-44,共4页李涛 
帕米尔构造结是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碰撞的两个突出支点之一,是中国大陆受板块动力作用最强烈、强震频发的地区之一,也是揭示青藏高原形成与演化历史的关键地区之一。晚新生代帕米尔构造结北部向北楔入推移了约300km,形成了一陆内深...
关键词:背斜带 断层分布 逆冲推覆 帕米尔东缘 构造变形 前缘断层 活动断层 明尧勒 缩短速率 走滑 变形特征 河流阶地 边界断层 前陆 陡坎 滑断层 活动褶皱 阿图什组 滑脱褶皱 北缘 
天山北麓活动背斜区河流阶地与古地震事件被引量:9
《地震地质》2011年第4期739-751,共13页杨晓平 李安 黄伟亮 张玲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808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126)共同资助
利用航空遥感照片和Google earth卫星影像,对天山北麓独山子活动背斜区奎屯河两侧的河流地貌进行解释,结合野外调查发现,奎屯河流经独山子背斜段发育7级基座阶地,阶地基座为上新统独山子组泥岩,其上部为2.5~15m厚的砂砾石层和砂质黏土...
关键词:河流阶地 古地震 同震隆升 活动褶皱 天山 
天山北麓活动背斜带的变形特征被引量:21
《第四纪研究》2010年第5期1003-1011,共9页吕红华 李有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9710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090450727)资助
天山中段北麓发育有3排受逆断裂控制的背斜带,对这些构造带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天山及其前陆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机理。基于地层变形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整体上探讨了这3排构造带的变形时间与基本模式。分析表明,天山北麓第Ⅰ...
关键词:活动褶皱 地壳缩短 构造迁移 晚新生代 天山北麓 
活动推覆构造区潜在震源的边界和震级上限——以1902年阿图什8(1/4)级地震构造区为例被引量:8
《震灾防御技术》2010年第2期145-156,共12页杨晓平 冉洪流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天山北麓活动构造及地震危险性评价技术(20080801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强震区活动褶皱-逆断裂带深浅构造关系研究和潜在震源区位置;边界划分原则与方法(2006BAC13B010102)"共同资助
1902年阿图什81/4级地震发生在西南天山山前推覆构造体中,逆冲推覆构造由推覆体的根部断裂、推覆体、滑脱断层和前缘逆断裂-褶皱等组成,大地震的发震断裂往往是推覆构造的根部断裂,而地震地表破裂和同震褶皱隆起则位于山前逆断层-褶皱...
关键词:西南天山 推覆构造 活动褶皱 潜在震源 震级上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