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单位普查资料

作品数:20被引量:4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涛曹广忠王有刚苟巧玲张砚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石河子大学兴安盟统计局更多>>
相关期刊:《数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统计与咨询》《中国国情国力》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京市制造业分布的圈层结构演变——基于第一、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的分析被引量:39
《地理研究》2010年第4期716-726,共11页刘涛 曹广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075)
基于第一、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企业数据,以邮区为基本空间单元,以制造业密度突变和总量增减为标准,将北京市划分为三个圈层:制造业衰退的中心城区已蔓延至四环;投资和外迁企业的集中区也已不限于城八区,而是迅速扩展至平原地区大部;远...
关键词:制造业空间分布 圈层结构 郊区化 因素分解 基本单位普查 北京 
小型单位抽样框的编制被引量:2
《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9期79-80,共2页苟巧玲 
一、小型单位抽样框的建立 所谓抽样框,它是指一个包括总体全部单位及其主要标志特征的一个构架,是抽样调查的基础资料。抽样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总体所有的清单组或者名册一名录框,另一类是地图,又叫区域框。在进行抽样设计...
关键词:基本单位普查资料 抽样框 编制 系统性误差 基础资料 抽样调查 一致性 名录 
我国基本单位分布的现状
《中国国情国力》2007年第5期29-30,共2页<我国基本单位分布的现状 问题与对策>课题组 焦建国 
本课题研究以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截至2004年底)为基本依据,动态分析一般以2001年底的情况进行两个时点的比较,2001年的数据以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资料为准。
关键词:基本单位普查资料 现状 普查数据 课题研究 经济 
我国出版业发展呈现六大积极变化
《辽宁经济统计》2006年第10期40-41,共2页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是“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任务。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2001年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资料分析比较显示,近几年我国出版行业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呈现出六大特点。
关键词:出版业发展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基本单位普查资料 “十六大” 文化产业 文化建设 出版行业 
我国企业所有制结构今非昔比
《中国国情国力》2006年第5期11-13,共3页杜希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定下来之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和发展公有经济,鼓励、引导并大力支持私营和个...
关键词:企业所有制结构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单位普查资料 多种所有制经济 所有制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 公有制为主体 基本经济制度 地方各级政府 
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探讨被引量:4
《特区经济》2005年第12期313-314,共2页王有刚 
关键词:信息服务业 服务业发展 基本单位普查资料 多种所有制 封闭状态 市场格局 发达国家 开放式 产业型 服务型 
从基本单位普查资料看安徽各地区经济布局
《乡镇经济》2005年第1期43-45,共3页张砚 朱天明 
关键词:基本单位普查资料 发达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内陆 资源禀赋 地区经济 经济布局 优势 安徽 科学 
国家统计局权威报告认为——东部制造业在我国三大地区中占据绝对比重
《领导决策信息》2003年第35期28-28,共1页
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课题组近日公布了题为《我国制造业布局研究》的课题报告,报告通过对“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资料”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差异变动等方面出现的一些新变化: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 三大地区 国家统计局 我国制造业 重型化 普查中心 基本单位普查资料 比较优势产业 布局研究 课题报告 
我省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资料开发应用综述
《统计与咨询》2003年第4期20-20,共1页
普查的目的在于应用.省基普办在普查数据资料开发应用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组织和指导力度,使全省县及县以上各级的基普资料开发应用广泛深入,成效较好.
关键词:基本单位普查资料 管理机制 历史资料 社会效益 经济统计 
物尽其用——把握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的开发应用
《中国统计》2002年第5期40-41,共2页张旭建 
关键词:开发利用 塑料开发人员 素质 创新 时效性 适用性 基本单位普查资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