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古代地层

作品数:16被引量:33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高林志王自强尹崇玉柳永清刘鹏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合肥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层学杂志》《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地学前缘》《中国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序言:中国中—新元古代地层学、沉积学与地质事件记录
《地质学报》2023年第12期I0001-I0004,共4页旷红伟 柳永清 刘鹏举 耿元生 
尽管早前研究认为中年地球(1.8~0.8 Ga)是较为静默(boring billion)(Buick et al.,1995)的时期,但中国华北、扬子和塔里木三大克拉通中—新元古代地层中记录了一系列同时期重大地质事件及其环境演化等重要信息。为深入揭示地球中年期这...
关键词:重大地质事件 中—新元古代地层 沉积学 克拉通 环境演化 中年期 塔里木 
中国中—新元古代地层研究进展及建议划分、对比方案被引量:9
《地质学报》2023年第12期3861-3901,共41页旷红伟 柳永清 耿元生 彭楠 王玉冲 陈骁帅 刘燕学 杨锋杰 赵峰华 刘鹏举 杜利林 宋换新 王德海 王昌勇 白华青 东归霖 祁柯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2YFF0800302,2016YFC060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072135);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221649);北京科委国际创新资源合作项目(编号Z201100008320007)联合资助的成果。
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地层表(2014)中—新元古界尚存的地层学问题,并以十多年来有关专家及本课题组地层年代学成果为基础,结合地质事件的时空发育和对比关系,重点研究了中元古界底界、中元古界待建系、中—新元古代过渡时期地层关系、成...
关键词:中—新元古界 划分方案 地层对比 年代地层 事件地层 中国地层表 
华北地台胶辽徐淮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研究进展被引量:14
《地层学杂志》2021年第4期467-492,共26页庞科 唐卿 万斌 李光金 陈雷 袁训来 周传明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1102、2131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210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2130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M693243)共同资助。
华北地台东缘—东南缘的胶辽徐淮地(层)区发育了一套中—新元古代海相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地层,通常不整合覆于太古宇或古—中元古界之上,平行不整合伏于寒武系之下,在安徽和江苏北部、山东中—西部和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吉林南部等地...
关键词:华北地台 胶辽徐淮地区 中—新元古界 沉积时代 
中国中—新元古代地层年表的新标定被引量:3
《地层学杂志》2013年第4期625-626,共2页高林志 丁孝忠 刘燕学 邢裕盛 张传恒 史晓颖 周洪瑞 王自强 
2010年以来全国地层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地层表新标定的试用方案,其中长城系(Pt{)限定在(1.8~1.6Ga);蓟县系(Pt2^2)限定在(1.6~1.4Ga);待建系(Pt2^3-4)(1.4~1.0Ga);
关键词:年代地层学 SHRIMP测年 中元古代 新元古代 中国 
桂北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凝灰岩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被引量:59
《中国地质》2013年第5期1443-1452,共10页高林志 陆济璞 丁孝忠 王汉荣 刘燕学 李江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地质志;图及欧亚大陆大地构造图编制"(2011FY12010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项目"中国及邻区泛非期构造;新元古代地层和泥盆-三叠古地理研究"(12120113013900);全国地层委员会专项"中国青白口系标准剖面及内部划分"共同资助
桂西北变质基底四堡群及上覆地层丹洲群之间存在着角度不整合,而丹洲群与南华纪地层之间为平行不整合,说明它们是隶属三个构造域的产物。其地层时代的定位影响着整个江南古陆变质基底地层的对比,也制约着华南地区沉积盖层的地质关系。...
关键词:桂北地区 四堡群 丹洲群 凝灰岩 锆石SHRIMP定年 
龙首山地块的归属问题:来自地壳结构和中—新元古代地层的证据被引量:12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年第2期132-136,共5页夏明哲 夏昭德 卢荣辉 姜常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534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070)
为了弄清楚龙首山地块的归属问题,对龙首山地块地壳结构和地层特征进行研究,发现龙首山地块具有由结晶基底和沉积盖层组成的双层地壳结构。该地块结晶基底由龙首山群组成,龙首山群岩性主要为一套条带状、眼球状混合岩夹斜长角闪岩、花...
关键词:扬子克拉通 华北克拉通 龙首山地块 地壳结构 结晶基底 沉积盖层 中—新元古代 
中国中—新元古代地层年表的修正——锆石U-Pb年龄对年代地层的制约被引量:91
《地层学杂志》2011年第1期1-7,共7页高林志 丁孝忠 庞维华 张传恒 
中国地层委员会专项《中国北方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下界年代学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No.1212010911071)联合资助
报道了全国地层委员会的中一新元古代地层年表新标定的方案:即长城系限定在L8~1,6Ga;蓟县系限定在1.6~1.4Ga;待建系1.4~1.0Ga;青白口系限定在1.0~0.78Ga;南华系限定在780~635Ma及震旦系限定在635~542Ma。新年表突出3...
关键词:年代地层 构造事件 绝对年龄 中元古代 新元古代 中国古陆 
江南造山带北缘鄣公山地区新元古代地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被引量:21
《中国地质》2010年第4期978-994,共17页张彦杰 廖圣兵 周效华 王存智 蒋仁 朱意萍 
中国地质调查局"安徽1:5万平里;江潭;瑶里;虹关幅区调"项目(1212010610609)资助
鄣公山地区位处皖赣交界地带,区内广泛分布一套浅变质的陆缘细碎屑岩为主含少量火山物质的复理石建造体,大量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数据显示,该浅变质地层形成于820~840Ma新元古代。经系统野外调查,在该地层中首次解析出5期褶皱变形,其中F1...
关键词:江南造山带北缘 新元古代浅变质地层 构造变形 大陆动力学 
Sr、C同位素在徐淮胶辽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划分与对比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山东煤炭科技》2010年第6期190-191,共2页崔圆圆 杨锋杰 刘咏明 
利用Sr、C同位素这一实验测试技术,对在徐淮地区有争议的地层进行比较与验证,利用胶辽、徐淮地区晚前寒武纪地层Sr、C同位素数据,与已有的Sr、C同位素演化曲线对比,对胶辽和徐淮地区的地层进行分析对比。
关键词:SR C同位素徐淮胶辽晚前寒武纪 
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地层化学蚀变指数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43
《岩石学报》2007年第7期1664-1670,共7页刘兵 徐备 孟祥英 寇晓威 何金有 卫巍 米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133;40032010)的资助.
本文应用化学蚀变指数(CIA)方法,研究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并探讨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贝义西组总体 CIA 值较低,介于51~56之间,具冰期环境特征。照壁山组 CIA 值为60左右,表明气候有所变暖。阿勒通沟组的CIA 值变化范围在4...
关键词:新元古代 化学蚀变指数 塔里木板块 古气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