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云并合

作品数:6被引量:11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艳伟郭学良付丹红李俊廖移山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湖北省气象局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大气科学学报》《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报》《气象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一次山地积云并合扩展层化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大气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96-106,共11页陈婷 李艳伟 汤莉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5086;497502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混合云人工增雨技术研究"(2006BAC12B02)
因复杂地形下热力和动力抬升对近地面空气的扰动作用,贵州地区容易形成内部嵌有许多小对流单体的积层混合云。选取2005年5月29日发生在贵州省的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个例进行分析,并利用WRF模式模拟该云系的生成、发展过程。结果表明:积...
关键词:积云并合 积层混合云 数值模拟 
一次积层混合云的形成过程和微物理观测被引量:12
《大气科学学报》2012年第2期186-196,共11页刘莹莹 牛生杰 封秋娟 刘端阳 陆春松 刘霖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05057;40975086);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科研课题(2009002)
利用2009年5月8日多普勒雷达资料和飞机穿云观测资料,综合分析了西风槽影响下山西省一次积层混合云的形成过程和微物理结构。结果表明,此次飞机探测到的积层混合云是由对流单体多次并合形成的带状对流云团减弱后形成的,云中嵌有明显的...
关键词:积云并合 微物理结构 粒子谱分布 
2007年7月18日济南大暴雨的β中尺度分析被引量:51
《气象学报》2010年第6期944-956,共13页廖移山 李俊 王晓芳 崔春光 李武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5025)
利用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逐小时的观测资料和红外云图,对2007年7月18日的济南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α中尺度分析,揭示了地面β中尺度气旋新生发展的一种物理机制,并重点分析了多尺度的积云并合过程对此次强降水形成的重要...
关键词:济南大暴雨 β中尺度分析 β中尺度气旋 积云并合 
积云并合扩展层化型积层混合云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14
《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第5期1165-1175,共11页李艳伟 牛生杰 罗宁 文继芬 黄浩隽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混合云人工增雨技术研究"(2006BAC12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537034)资助
积层混合云是我国的主要降水云系,也是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作业对象,从云降水物理的角度来研究云系的形成和发展维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积层混合云的重要性,本文从个例研究入手,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模拟2005年5月17~18日发生在我国...
关键词:数值模拟 并合 积层混合云 
积云并合在强对流系统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45
《大气科学》2007年第4期635-644,共10页付丹红 郭学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5003;4033303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C12B03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平衡模式(MM5V3),模拟研究了积云并合过程在北京2001年8月23日一次产生强降水和冰雹对流天气形成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积云并合在此次强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形成中有非常重要作用。整个形成过程经历了从单体并合、...
关键词:MM5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 积云并合 强降水 
积云并合降水数值模拟
《河南气象》1997年第1期31-32,共2页熊华南 冯树常 韩嗣荧 
用积云二维时变模式模拟长沙夏秋季积云并合过程,结果表明:系统性天气积云丛生,常产生自然并合,降水量很大;有些可播度大于零的天,积云散在发生,几无自然并合,降水量少,若在附近有一扰动产生积云,并合将使其发展强盛,降水量...
关键词:数值模拟 积云 并合 降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