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部室间隔缺损

作品数:83被引量:18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韩秀敏朱鲜阳崔春生王琦光张坡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岭南心血管病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经皮介入封堵治疗小儿心尖部肌部室间隔缺损2例被引量:5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20年第1期98-99,共2页韦丹妮 韩咏 雷先强 易容松 
室间隔缺损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中肌部室间隔缺损(muscula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mVSD)是室间隔缺损中较为少见的一种类型,约占5%~20%,其特点是缺损边缘完全为室间隔肌肉,缺损位置多变,可发生于心尖部、流入道、流...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小儿 肌部 介入 封堵术 
心内直视下镶嵌治疗肌部室间隔缺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年第2期215-217,共3页邓元子 曹勇 胡楝 刘超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下镶嵌治疗肌部室间隔缺损(mVSD)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镶嵌治疗肌部室间隔缺损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2个月~7岁;其中单个肌部室间隔缺损7例,多发室间隔缺损22例...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镶嵌治疗 心内直视 
导管介入或镶嵌治疗心尖部肌部室间隔缺损被引量:6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第2期154-156,共3页石继军 张智伟 钱明阳 王树水 李俊杰 谢育梅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或镶嵌治疗心尖部肌部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疗效及随诊情况。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术前诊断为心尖部肌部室间隔缺损的患儿2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1个月~13岁,中位年龄4.5...
关键词:心脏缺损 先天性 肌部室间隔缺损 经导管介入 镶嵌治疗 
应用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婴幼儿PDA合并重度PH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2年第5期505-508,共4页张松跃 任跃 荣星 吴蓉洲 
目的应用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seve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SPH),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 重度肺动脉高压 介入封堵 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肌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第S1期137-137,共1页朱鲜阳 崔春生 张端珍 韩秀敏 王琦光 张坡 盛晓棠 陈火元 
目的评价先天性肌部室间隔缺损(室缺)采用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1-6-16至2010-6-22,成功封堵肌部室缺21例(其中同时合并膜部室缺5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4~35岁(平均12岁)体重13~74 kg,中位数38.8 kg。均可于胸左缘3~...
关键词:介入治疗 封堵器 肌部室间隔缺损 直径 动脉导管未闭 成功率 右颈内静脉 左心室造影 先天性 选择 
STIC技术对胎儿室间隔缺损的应用研究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第S1期133-133,共1页吴瑛 刘士龙 倪志鹏 熊奕 刘涛 李剑 
目的探索时空关联成像(Spatio-Temporal ImageCorrelation,STIC)技术对胎儿室间隔缺损三维成像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病例组为存在室间隔缺损的中孕期胎儿25例,均经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尸检证实;对照组为正常中孕期胎儿51例,均经产后...
关键词:肌部室间隔缺损 表面成像 胎儿心脏 毗邻关系 显示率 中孕期 形态特征 心动周期 成像技术 右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