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作品数:12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彭卫平肖学红刘亚群李海波周青春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滁州市建筑勘察设计院更多>>
相关期刊:《科技资讯》《水运工程》《岩土力学》《安徽建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平衡法桩端岩基载荷试验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年第22期112-114,共3页兰朝荣 胡晗 
针对嵌岩桩承载力计算,重庆地区通常以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为依据进行计算,由于岩石取样过程的扰动及岩芯受力状态的改变,所得单轴抗压强度值通常低于岩石固有强度;通过现场原位载荷试验得到桩端岩体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其结果更接近岩体...
关键词:嵌岩桩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自千衡法桩端岩基载荷试验 
论业主方加强对设备厂家为主体的总包项目设计管理重要性
《冶金管理》2019年第16期45-47,共3页王伟超 
为满足山西建龙5号高炉改造工程出铁场扩建要求,需对原有热风炉拆除后在邻近进行异地建设,业主采用设备厂家总承包进行建设,由总包厂家外委设计。因外委设计单位为非冶金行业的设计单位,对冶金设备基础设计采用的荷载和作用等不熟悉,致...
关键词:粉质粘土 特征值 业主方 管理重要性 摇震反应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地基土承载力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热风炉 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总包单位 总包项目 
港口工程打入桩桩基参数取值的探讨
《水运工程》2018年第6期237-241,共5页钮建定 王如金 
港口工程桩基规范2012版关于打入桩桩基参数(q_f、q_R)表较1998版其土层深度加深至50 m或55 m以上,但加深后不少区段参数未见提高。从岩土工程师角度,对处于欠固结状态、正常固结状态和超固结状态下的各种类型土进行分析。探讨欠固结土...
关键词:打入桩 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q_f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_R 欠固结土 正常固结土 超固结土 修改建议 
较破碎中等风化岩体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被引量:1
《岩土工程技术》2012年第6期297-299,305,共4页湛铠瑜 
针对将桩基置于较破碎中等风化岩体时需要提供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而桩基规范中无中等风化岩体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的取值建议,结合重庆地标和桩基规范通过理论推导获得了中等风化岩体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计算公式;通过理论计算结合桩基规范...
关键词:桩基 极限端阻力 承载力 较破碎中等风化岩体 
高应变检测和静载试验在试桩中的应用
《广东建材》2009年第8期190-192,共3页陈海群 
本文举例介绍高应变检测和静载试验在试桩中的应用。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限侧阻力标准值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秦皇岛地区细砂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取值探讨
《山西建筑》2009年第3期107-108,共2页刘恩元 
以细砂作桩端持力层的两项工程为例,计算并探讨了细砂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的取值问题,提出了秦皇岛地区中密~密实细砂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建议参考使用本成果时,必须以载荷试验验证。
关键词:打入式预制桩 细砂 桩端持力层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载荷试验验证 
高应变检测和静载试验在试桩中的应用被引量:1
《科技资讯》2007年第35期45-46,共2页陈海群 
本文举例介绍高应变检测和静载试验在试桩中的应用。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限侧阻力标准值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有效桩长 贯入度 检测静载试验 
浅谈滁州市风化红层极限端阻力的取值问题
《安徽建筑》2004年第6期74-75,共2页董云欣 
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滁州市红层的分布、风化程度及其工程特性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红层作为桩端持力层的有关参数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红层 风化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静载荷试验 
对现行规范以液性指数I_L确定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_(pk)的质疑被引量:7
《岩土力学》2003年第2期246-248,共3页刘亚群 林长青 李海波 周青春 
通过对某工程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指出持力层土所含的高岭土浸水软化,当受到荷载作用时,在桩端周围形成塑性剪切滑移面,产生局部剪切破坏,大大降低了桩端持力层土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从而指出现...
关键词:液性指数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塑性剪切滑移面 局部剪切破坏 持力层 桩基 孔隙比 压缩模量 
桩基设计参数分析与计算被引量:5
《地下空间》2001年第5期564-569,593,共6页肖学红 彭卫平 
本文讨论了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并应用于实际工程桩基础设计。
关键词:抗剪强度 桩基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设计 荷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